生活在爱之谐趣中进行

标签:
金中曰原创文化 |
分类: 散文(时光)随笔 |
生活在爱之谐趣中进行
金中曰
很多人到了一定的岁数都喜欢回首往事,回忆难忘的岁月,那些与逝去的和仍然健在的亲人一起曾经度过的岁月。虽然那岁月中带着沧桑,但是也有不少惬意的经历总使内心深处产生涟漪。从小我因是家中老幺,因此总是被当作受保护的对象,过了不少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而我却是一个善喜冲动、善喜欢乐的人,现在沉稳不少,所以在喜好舞文弄墨的同时,也喜欢勾勒自己,勾勒家人,勾勒许多时候处于冲动而快乐失真的童年,勾勒血浓于水的亲情,仿佛这样会获得一些快感,令心情愉悦。是啊,向往美好的事情,人就会年轻。
望着眼前这幅充满了谐趣欢快和温馨的照片,似乎心情极其的好。那个年轻的母亲在门框边上与娃儿在捉迷藏,娃儿却似用眼神在与母亲对捉,当相互快乐地碰撞到时却是欢心雀跃,欣喜异常;门外,那只老母鸡护着小鸡,小鸡叽叽地知道,面对美食母亲护着它们,母亲的爱使它们毫无顾忌。浓浓的亲情上下呼应,作者独具匠心,捕捉到的精彩瞬间也令我思绪万千。忆起早已逝去多年母亲的笑靥,落在心底的那份母爱永久篆刻在内心深处。多少年了,久远的岁月仿佛昨日一般,掀开了久违的记忆,似潮水般涌上心头。一件件一桩桩与母亲生活的日子像影片一般在眼前闪过,我们都爱母亲,母亲也爱我们,生活里享受着温馨母爱的同时,其实也有许多惬意而谐趣的故事发生,而最令我捧腹的要算是做饭。
母亲不会做饭,但是却是个勤快的女人,面对着母亲一日日的辛劳,全家人却不忍破坏她做饭的好心情。其实,平时大家都忙,大人上班忙,我们上学忙,因此一周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食堂吃,只有周末母亲在家里做饭。所以她总是想方设法地让我们吃得好,可是终究手艺“潮”,菜没有炒出来的味道,基本像煮菜一般。两个哥哥也是插队以后学会了做菜,还别说,那菜炒得极佳,正应了人们所说,男人要是做起菜了比女人强。但是吃到他们的菜很难,因为他们插队回城以后就分别成家立业,只有过节回家看看时,才能享受到他们的手艺之作。所以说,家里还是我的母亲做饭的“机遇”大一些。
终于忍不住了,在一次过节,家里人一起聚餐,吃过饭后我就开始数落起我家几个常常掌勺做饭人的水平来。全家人看着我,有些莫名其妙,老父亲低头闷嘴笑,可是他却没有发言,因为他更不会做菜,但是,他却很想知道我的评价。望着他们都很期待的目光,我开始发言说:“老妈炒菜时的声音是咕嘟咕嘟,因她总是像煮菜一般的炒菜;大哥煮菜时的声音是啪啪啪的,他是一勺接着一勺地翻炒;二哥煮菜时的声音却是呱唧呱唧,他翻炒的速度极快。”两个兄长听后都无奈地瞪着我,可从那眼神里就知道是埋怨我从不动手做饭却会说风凉话。我把母亲和兄长们炒菜声比喻成了打击乐声,没成想,母亲当时听完我的评价先是没说话,然后却是突然大笑,居然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事后却说:“你炒菜肯定连我们这三个人的声音还不如呢。”我却愣在了一边,是啊,我炒菜的声音是啥样呢?
后来我结婚了,对独家过日子情绪高涨,于是开始尝试做菜。事实证明确实不如他们三个,因为第一次下厨,嘁哩咔嚓一翻铲子,热油掀起就把手背烫了个大水泡。回家后与母亲撒娇,母亲先看看我早已结痂的手背,心疼地问:“还疼么?”紧接着就瞪起了双眼:“怎么样?我说吧,你的炒菜还不如我呢,你炒菜什么声音?”啊?我抚摸着自己的手背,愣了一会儿方才明白,时隔那么多日子了,敢情老妈是在这里找齐呢,于是乎调笑着说:“当然是嘁哩咔嚓的声音了,倍儿香!”
“嗯?还倍儿香,是油炸肉吧?”
啊?哈哈哈哈!
温馨提示:
本博文为金中曰在新浪博客原创,未经同意,一律谢绝转载。
感谢这张图片作者的精彩抓拍,令我感慨万分而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