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求职面试的那一刻

(2011-02-17 08:06:42)
标签:

金中曰

原创

大学生就业

杂谈

分类: 社会话题

求职面试的那一刻

 

 

 

求职面试的那一刻

——观《毕业时刻》的思考

文/金中曰

 

 


随意拨弄着电视频道的遥控器,一不留神却看到了蒋小涵,我很喜欢她的演技,就定格在了央视八套。蒋小涵在电视剧《毕业时刻》里扮演了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一个阳光气质的女孩子。她在喜怒哀乐几个方面都透着活泼,即使是悲哀地掉眼泪,让人看了也想发笑,这可能就是蒋小涵青春的魅力吧。

我随着蒋小涵的演技却慢慢地进入到电视剧的剧情中,《毕业时刻》讲的正巧是当前人们最最关注的问题,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目前,这一社会问题日趋严重,《毕业时刻》的作者正是将一群即将毕业的80后作为了作品里的主人翁,通过他们的演绎来说明就业求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迷茫。我边看电视剧,也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而边思考,因此对那些迷茫的问题略微的作了个归纳:

1、求职的问题

许多大学生对求职中的“求”字总有些不能理解,社会难道不需要人才吗、我们求职为什么像求人一样难?

2、面试的问题

在校即使是最优秀的人才,在四年大学里学习到的知识远远不够的,可偏偏有人不理解,尽管面对考官的咄咄逼人,仍然我行我素,等到失败后,还是没搞懂自己错在了哪里?

3、面试时的着装和打扮

面对考官,面对大型企业的信誉,着装很重要,但是,考官心里怎样想,确实难以捉摸的。怎样做才合适?

4、大学毕业生就是人才,偏偏让他们去进行所谓的“体力锻炼”,劳心、劳体,是否是在浪费青春?怎么也不理解。

这是我看了电视剧后,大概其总结的几条,可能这几条也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很迷茫的问题。

毕业求职就像是做毕业论文一样,是需要花心思的。

眼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确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之一,不论媒体、报刊杂志都把这一问题的探讨放在了首位。

据介绍,在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人比例为70%。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以每年300万至400万的规模进入就业市场。根据各级学校招生人数的统计预测,2008年以后,高中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开始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体。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规模大、增幅高,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为611万人、2010年为630万人,到2011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758万人,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以这样的数据统计说明,毕业的学生逐年递增并达到了峰值,的确就业竞争压力巨大。但是只要寻找出更好的求职方式,照样会成功的。我曾经在企业进行过多次面试,虽然不像电视剧中面试考官那样过于苛刻,可也碰到不少可笑的举动。因此,对待大学毕业生面临考官时,在这里给些建议:

1、  去应聘一家企业,就要了解这家企业的文化内涵与管理要求。在我看来很多企业都会让新人到一线锻炼,甚至有体力的锻炼,这些都是考验你的应对能力和动手能力。

2、  应聘还是以着装严肃为好,着装太随意,会看着不舒服,女生上浅妆也是必要的。

3、  在考官透着水平高时,千万不要表示惊讶,自己把握住分寸,不献媚,认真听,仔细答。假若认可时,可以轻轻颔首表示同意,让考官感觉你理解他(她)的意思,意识里已经开始和他(她)交流。

4、  语言过多,给人印象不稳重,语言过少,又给人印象沟通是否有问题。那么,这时候要调整自己,看考官是否活跃,假若考官稳重,你与之对应稳重,答而稳健可能会获得好印象,若考官活跃,你也可以略活跃一些。

5、  选择企业的岗位不一定是自己所对应的专业,但只要把握住自己认可的东西,还是可以成功的。因为许多大学毕业生不是毕业后全是搞专业,搞研究,多数转专业是常见的,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6、在与考官对答时最好不要出现迷茫的神色,那样会让人感觉你的应对水平有问题。

7、介绍自己时要简单扼要,要说明自己能够干什么,如组织能力、推销能力、策划能力等。因为企业只关注效益,人才是带来效益的基础因素。

还有不少,应届毕业生去求职应聘可以说是门学问,也是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面临的第一个考卷,期望他们的努力会成功。

面临毕业时刻,要花功夫去学习一些进入社会的知识,那真的是与己有利呀!

关注孩子,消除鈥溒沸姓习关注孩子,消除鈥溒沸姓习

温馨提示:

本博文为金中曰在新浪博客原创,未经同意,一律谢绝转载。

欢迎关注缘分天空里的乐趣阳光精品圈子http://q.blog.sina.com.cn/guoqing101

圈内有不少加“藕花深处的童趣(散文)”的好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