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医闹,荒唐市场新花样
文/金中曰
本篇博文被推荐到草根名博“衣食住行‘栏目,
感谢博导孙鹏的推荐,感谢新浪管理团队的厚爱。

现在的年代是与时俱进的年代,改革创新带动着各方面创新。但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也开始钻改革的空子,在许多扰乱社会治安方面也开始闹新招,因而像起哄闹事这样的事情也开始开辟了市场,从中谋取利润。咋一听,可能感觉有些耸人听闻甚至荒唐,可偏偏现实已经开始红火,这就是近期所提的“职业医闹”。
什么是“职业医闹"呢?就是指受雇于医疗纠纷的患者方,与患者家属一起,采取在医院设灵堂、打砸财物、设置障碍阻挡患者就医,或者殴打医务人员、跟随医务人员,或者在诊室、医师办公室、领导办公室内滞留等等,以严重妨碍医疗秩序、扩大事态、给医院造成负面影响的形式给医院施加压力,从中牟利,并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的人。
从“医闹”我到想起了多年前,我的一个好友家里发生的事情,好友的父亲不到六十岁,因为医疗事故,送掉了生命,很是痛惜。其实过程很简单,可是看了却很心酸,好端端的一个生命,瞬间就逝去了。好友的父亲对青霉素过敏,那年,正好在晚上,急性胆囊炎发作,腹部疼痛难忍,因此赶紧送到医院去看急诊。医生诊断后,就开了青霉素的药方,说需要打针先控制炎症。她的父亲因疼得说不出话来,就摆手示意不能打青霉素,医生却说,皮试没什么红肿,只是一点红而已。家属争辩也无用,护士上来不由分说就给打了青霉素,不到几分钟,她的父亲就过敏身亡了。她的家里为了给她的父亲一个交代,一直与医院交涉,结果,与医院打起官司来。而老父亲却在太平间里躺了一年多,都没有入土为安。他们虽然请了律师帮忙,可是因为在法律方面没有更好的方式来保护这个事故,所以,医院一直没有把此事故当做医疗事故来处理,最后就象征性地赔偿了一些损失而结束。
试想,假若有“职业医闹”,她们家会不会在与医院交涉方面能争取到维权?当然这是最不可取的方法,也是无奈的想法,可是仔细分析,假若某些人家在医患方面发生了事故,甚至像我的好友父亲一样送了命,肯定家属首先想到的是与医院拼命。而“职业医闹”者过来插一腿,就显得容易了,因为医患家属想到的是有人帮忙,何乐而不为呢。因此,一方面力量单薄的家属,因为有人帮助出头,而导致医院方面可能会做些更多的让步,对医患也有个交代,心里获得些宽慰;而另一方面获得赔款,获得收益,“职业医闹”市场就打开了。
现在这个社会,耍无赖之人不难找。“职业医闹”说来行为也像土匪一般,只要发生一些现象,他们会在医院门口扯上横幅,冲进医院又打又砸,围堵医生、封住诊室,要求院方赔偿。如果院方不赔偿或不迁就这种行为,他们就会在医院闹上十天半月,不拿到钱誓不罢休。这种恶性场面,其实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些行为对社会安定起到了反作用,即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又加深医患和医院的矛盾,是非常不可取的行为。
先不提这个行为的可恶,咱们仔细分析,为什么会有这个市场存在?那是因为病人在就医方面确实存在许多问题,而我国在就医方面的法律保护又是欠缺的。因此,病人出现了问题,家属与医院之间就会产生矛盾,有时候经常是不了了之。若有时家属无奈于医院的表现,出现暴力在所难免。现在媒体网络发达了,可能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那毕竟是有限的。
不给“职业医闹”创造市场,一方面需要政府从医患角度出发,出台一些保护医患的措施和法律服务;另一方面医院和医生也要主动采取措施,给医患建立信心,并与医患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我们全都希望,在就医时,能够看到有无数个白求恩为医患服务,医生那“白衣天使”的形象永远留存。而不想看到,因为医疗战线上的一些恶劣行为,从而导致医患与医院之间矛盾的加深。为减少社会矛盾,和谐社会从各方面尚需努力。











温馨提示:
本博文为金中曰在新浪博客原创,未经同意,一律谢绝转载。
欢迎关注
阳光精品圈子http://q.blog.sina.com.cn/guoqing101
圈内有不少加“
”的好文章。
(图片为网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