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金中曰
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爱吃涮羊肉,哈哈!要请我吃饭,涮羊肉就可以打发我。而单位楼口不远处就有一个阳坊涮肉分店,为此经常光顾。前几天,可能是连着吃了两顿,居然鼻边开始起泡,于是朋友戏道:“改吃熬白菜,天天坚持,保准不长泡。”
听人劝,吃饱饭,回到家中,我就熬起白菜来,烂烂糊糊的,吃到肚里即素又有营养。不过说起熬白菜,从北京老一辈讲起,那可是一道最普通的家常菜了,也是北京人爱吃的一道菜,所以为吃这口菜,每年囤积大白菜也是北京人最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每每入冬,买大白菜就成了北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青口的,白口的白菜堆积如山,在北京的街头巷尾,排队人之多,那热闹的程度不亚于繁华的集市。
去冬,我如往年一样,也囤积了百斤大白菜,但在储存上还是缺乏好的方式,于是耳听大爷大妈们相互交流着存储大白菜的经验,回家立刻学习。将一颗一颗的白菜用报纸包好,堆码起来,存到小棚里。谁料想,去冬的天气贼冷,白菜全部冻坏。但不管如何,相信今年入冬我还会去买,因为买大白菜是从小就做的一件事,那种情怀,似乎永远不会忘记。
还记得小时候,除了在家吃饭冬季熬白菜少不了以外,到食堂吃饭时,冬天吃得最多的还是熬白菜,三分钱一个,我一般买半个就够了。认真地讲,那时候的熬白菜,没啥油星,吃到嘴里无啥味道,但真管饱,因此说熬白菜是北京餐桌上的一道极普通的家常菜。但要说在菜谱里的排位,哈哈!似乎不太容易上升到上流菜谱里,可是又永远离不开百姓的餐桌。
不过再怎么说,吃熬白菜怎么吃都对人身体有利,不像烤鸭、涮羊肉等等,假若连续吃上几顿,保准肠胃受不了,看来还是熬白菜实惠啊!当今,在城里人都喜欢到乡下寻找野菜吃的情形下,也说不定那一天熬白菜真的进入高级菜谱也没准,因为这可是最最保健的菜肴之一啊。
为什么叫熬白菜?那是因为做起来真的很省油。过去油是定量的,因此,有时在炒锅里放少许油,抓些葱花,然后将白菜大马金刀地切成几大块后,啪!地全扔到锅中,翻炒几下,加入开水煮去吧,煮它个滚烂滚烂的,再放上盐就起锅。但大部分情况经常是连油都不放,直接放开水熬。真是便宜了牙口不好的朋友,也绝对对肠胃有病的人来说,那可是道助消化的菜。可现如今的熬白菜,做起来已精致得多了,为什么呢?因为加的辅料和作料丰富了,有时加些猪肉或鸡肉,蘑菇或栗子,熟后放些鸡精,再点些香油,那菜味更香,呵呵,若用鸡汤来煨,那就又上档次了。不过我认为那已经不是传统熬白菜原来的菜谱了,为了身体健康,还是回归过去的好啊,清汤熬白菜吧!
有人曾经把生活与熬白菜相比喻,说是生活本身不那么青翠,谈不上新鲜。但是把心思、意志、品行、情感等放在社会与生活这个大锅里,如熬白菜一样一起沽炖着,开吃时,虽热乎乎,烂糊糊的,却从这毫无味道的菜中可以品出不同寻常的味道来,那才叫丰富多彩呢。
哦,北京的熬白菜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