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不想忘记那次过年——过大年征文

(2010-02-08 13:21:52)
标签:

金中曰

原创

过大年

文化

分类: 散文(时光)随笔

我不想忘记那次过年

——流金岁月里的记忆

文/金中曰

http://storage.msn.com/x1pbglk-vqL4BtWdoVhXtP5ZxYPP483WBPcPqWulvC152-NNBaPSFyHTElhscPhS8gaug7rq3baU0KgQODy-daZPj22FUAj9ZCSj3AK9I-Nx_PphZDp8-zkLA

    母亲出生在大家庭,自小在海边长大,因此她特喜欢吃海鲜,后来去了上海读书,仍然如此。五十年代初她和父亲从上海来到北京,发现那时候北京人并不认带鱼,买的人少,价格也合理,所以她和那些南方来京的人们都觉得合适,可以吃个够,就经常买,吃着很带劲。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们哥儿三也喜欢吃海鲜,而带鱼也是餐桌上吃得较多的荤菜。

    因为家里有三个孩子养活,而母亲从小生活环境较宽裕,因此自己带孩子总觉得艰辛,于是每年春节前夕,外婆都会从上海寄些糖果、鱼皮花生,还有鱼干等好吃的来。每逢如此,母亲都会把那些个糖果、鱼皮花生什么的,放在高高的柜顶上,预防我们在春节还未到来之前就吃光了,将鱼干呢蒸着吃。而且母亲还经常去照澜院副食店排队买鲜带鱼,当然较粗的带鱼价格也贵,买不起,就买些细的便宜些,可以解馋。买后回家放在外面冻起来,积累着预备春节吃,那时候外面就是天然冰箱,许多东西买来后放在外面都可以冻上,其实现在也如此。春节前夕,我们三个呢,已经获得了所分配的好吃的,各自存放好,然后一早就出去和伙伴们开始一起放鞭炮了,兜里抓上一大把瓜子,边嗑边叫边玩,热闹极了。

    后来北京人都已经知道了带鱼好吃,因此买起来开始困难,几乎每次家里想吃带鱼,就得早早地去排队买,否则根本吃不到。那一年,大哥和二哥全插队走了,春节也未回京,加上外公去世外婆被打倒,没有人再寄年货来了。因此家里显得冷清清的,母亲也没有了过年的兴致。年三十前几天,母亲因有事情要办,所以置办的年货就很少,因此三十的清早她就跟我说:“你别忘记去排队买些带鱼和豆制品来。”我边答应着,却边想着和伙伴们约定了刻剪纸的事。结果一上午玩得高兴,早已经忘记了买东西的事情。中午,看到母亲回家,哇!这才想起她交代的采买任务没完成,马上向母亲保证下午一定去排队买。母亲没有责备我,只是淡淡地说:“可能没有了。”

    因为豆制品和带鱼一样难卖,但我不甘心,于是中午吃完饭就去了照澜院副食店,豆制品果然已经卖完,我看到卖带鱼的柜台那里还有不少人在等待,而卖鱼的师傅说早就卖没了,不过……看他预言未止的样子像是有戏,于是大家都排在那里不走,一直到了下午三点钟,果然来了,人群开始雀跃起来,有希望啊。不过到我买时就剩下最细的那种了,我买了细细的带鱼回家了,心想起码我完成了一半的任务。

    母亲看到我买的带鱼,叹了口气说:“不管如何今年吃着了,不错哦。”

    三十晚上吃饭时,桌边只有我们三个人,父亲、母亲和我,没有了往日的喧闹。大家都没有了过年喜庆的心情,默默地吃着饭。吃完饭后,听着外面的炮竹山响,我有些难过,今年没有人带我放炮竹了。看到母亲收拾完东西后坐在那里发愣,于是我也老实地坐在母亲的边上,安慰她说:“妈,明年春节我一定去早早地排队,多买些好吃的回家,带鱼买最粗的那种。”母亲看看我笑着说:“傻丫头,你哥哥们都不在北京,我没有什么兴致了。”哦,她又在想念远在东北军垦农场十七岁的大哥和陕北农村插队十六岁的二哥了。

    看着母亲那无奈的眼神和那早生的华发,我的泪水充盈了眼眶。

    那年,是1970年的春节。

http://storage.msn.com/x1pbglk-vqL4BtWdoVhXtP5ZxYPP483WBPcPqWulvC152-NNBaPSFyHTElhscPhS8gaug7rq3baU0KgQODy-daZPj22FUAj9ZCSj3AK9I-Nx_PphZDp8-zkLA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