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镜子里的您啥样子

(2009-12-20 10:22:19)
标签:

金中曰

原创

镜子

休闲

分类: 散文(时光)随笔

镜子里的您啥样子——周末休闲

文/金中曰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说来好笑,我这个人似乎与镜子没有什么缘分,自小不爱照镜子,因小时候遭遇过剪辫子的热潮,多少年了,从此就是梳得一头短发。每天早起用手一耙拉头发就算梳头了,我老妈活着的时候总嫌我不像个女孩样。

    侄女小时候来京玩,家里没有镜子她到没提过意见,可是长大了却不一样了。那年侄女刚开始来京工作,住在我家,清早起来,要照镜子满屋找,没找到,就问我:“姑姑,怎么没镜子呢?”

    我说:“我抽屉里有面小镜子,你拿去照吧。”

    侄女去翻抽屉,拿出一面小镜子,估计两眼的距离都放不下。“呀!太小了。”侄女不满地说。

    我说:“爷爷那里有大的。”

    “啊!还得到爷爷房中照,多别扭。”侄女撅嘴埋怨道。

    儿子还小,就在旁侧敲边钟:“我妈不在女人堆里,从小我就没看见老妈照过镜子。”

    “啊哈,小子。”我敲了他的脑门儿一下“敢调侃老妈,知道什么是女人?”

    儿子摸摸被敲之处咧咧嘴说:“本来就是嘛。”

    嘿嘿,这时我才真正意识到,是不怎么对,缺少了镜子,的确缺少了生活的乐趣。于是就说:“那赶明儿我装一个。”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后来没过多久正巧我去买菜,看到照澜院商店来了个安装镜子的厂家,我就一口气安装了三个,心说,看你们够不够!厅里安装的那面镜子最大个,快与人一般高了,站在前面将全身都能照到,可以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个够。我问侄女这回满意了吧。侄女惊喜地说:“嗯,太棒了!”于是那面镜子就快成了侄女的专用镜了,她每天都要在镜子面前照啊照啊的,我坐在沙发里,斜眼看着她,心说,有什么好照的,还没完没了的,又不会照出花来。于是就问:

    “你怎么总是照个没完,看什么呢?”

    嗯?侄女回头看看我:“照照呗。”

    “啊哈,女孩子臭美。”我损道。

    “坏姑姑。”侄女听我说话刻薄,就冲过来坐在我身边冲我撒娇。我将她略有凌乱的发丝拨到一旁说:“年轻真好,不用照镜子,也漂亮。”

    结果,镜子那边却传来了儿子的声音:“看玉树临风、风流倜傥、英俊潇洒、高大威猛、人见人爱的小生就是我。”

    哈哈哈哈!我和侄女笑倒在沙发上,我捂着笑歪的鼻子说道:“你一个大小伙子照什么镜子,一边去。”

    “老妈,镜子可不是你们女人的专属品,我们男人也需要啊。”

    “哈!男人,你一个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子,还敢在老妈面前说什么男人?”看着当时已经发育长高的儿子,我笑着回道。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侄女和儿子都说,照镜子也是一种享受,您不喜欢,所以就没有体会。我在班上,就问人力资源部的女孩子小李:“你每天照镜子吗?”

    “照啊。”小李回道。

    “那用得着照那么长时间吗?”

    “我们都照得时间不短,您不照镜子吗?”我摇摇头。小李居然用看怪物似的眼神惊讶地看着我。

    “疑,有什么可惊讶的?”我笑道:“我从小就不照镜子。”

    “呵呵,您算是另类了。”

    于是乎,回家后,我这个另类站在镜子面前,想体会一下年轻人照镜子的快乐,却发现里面的人与我平时的照片没有什么区别啊。

    又好几年过去了,直到现在我还是不怎么照镜子,偶尔望一眼,光顾一下。一天我看到大镜子矗立在那里,于是走到面前想仔细照照,却发现,鬓角已有了白发,额头也不怎么光亮了,细小的皱纹哪哪都是,岁月的沧桑留下了痕迹。呀!不照可好,一招咋啥毛病全都出来了。我弃掉镜子来到沙发前坐下,用手轻轻地抚摸着自己的脸庞,轻叹道,岁月可真不饶人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小资料:镜子的由来

    据传说,女娲补天收罗到一种黑曜石,经打磨而成为石镜,是镜子的祖先。从石镜到第二代的金属镜,前后历时三千多年。

    中国镜子产生於殷商时代,为铜铸造而成的铜镜。这种镜,一面磨光发亮,一面铸刻花纹。因铜镜主要用於照出自己的面容,故也叫「鉴」或「镜鉴」。战国时,铜镜就开始盛行,制作亦轻薄精巧。到汉代,制作更加精美,花纹除几何图形外,还有鸟兽、人物等。东汉中期至魏晋时,出现了浮雕的画像镜,精美绝伦。唐代,制镜艺术尤为讲究,打破以往圆形镜的模式,创造了八棱、菱花、海棠花等式样,平脱镜、螺钿镜则更新颖别致,富丽堂皇。

    古代镜子除多数为铜镜外,秦时有金镜,汉时有铁镜,晋时有银华镜,宋元出现有柄可执的镜,清代以后又出现了玻璃镜

    1600年,法兰西王后美迪奇结婚时,欧洲各国都派特使来到法国,向王后献上各种稀世珍宝。其中,以威尼斯国王送的礼物最受新娘的喜爱。这礼物是一面书本大的玻璃镜子,价值高达15万金法郎。水银玻璃镜子的发明者达尔卡罗兄弟从此名声大振。在欧洲,他们的名字几乎成为镜子的代名词。

    由于制造水银镜工艺复杂,而且水银有毒性。于是,100多年前,德国科学家改进了工艺,发明了“镀银法”。其做法是:在玻璃上镀上一层极薄的银层,然后在银层外面再刷一层红色的保护漆。这种做法工艺简单,而且制出的玻璃镜子既清晰又耐用。我们现在日常用的镜子大多就是采用了这一工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