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省会战略很好,一上升到举全省之力就显得没意思了!
(2022-03-19 19:15:58)
标签:
文化时评 |
昨天有朋友在《石家庄城市规划研究会》群里转发了一篇文章,是中国城镇规划君在2022年1月刊发在《今日头条》的《河北省石家庄市实施强省会战略研究:应集全省之力壮大石家庄市》,之前曾看过这篇文章,心里就有不同看法想直抒胸臆,后来认为还是沉淀一下再说。截止到3月18日中国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先生的这篇文章有2549条评论,位居第一的仅仅有两个字“反对”就有218个点赞,第二条依旧是反对意见也有52个点赞,最后一条留评是,要强省而不是强省会!这算不算是民意?我就是土生土长的石家庄土著,更希望家乡做大做强,坦率的讲,强省会战略全力以赴支持,举全省之力实在不敢苟同。
就像村长家已经凭借势力成了庄里数一数二的富裕之家,早就觊觎邻居家的葡萄,品种好产量高,如果能挖回来栽在自家院里,人无我有,岂不是更加锦上添花,和周边其它的村长比起来也觉得有面子,邻居愿意不愿意不重要,反正我就是想拿别人的屁股当自己的脸。如今珠三角、长三角的镇长们都凭着自己的本事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搞得要面子有面子,要里子有里子,经济实力堪比北方的地级市,而北方和中部、西部的省会城市却沉湎于扩大地盘,靠捆绑的GDP跻身全国二十强三十强,于是济南合并莱芜,合肥合并巢湖,成都合并简阳,长春合并公主岭,西安觊觎咸阳,石家庄也有部分网民不想着如何终结省直管的闹剧让辛集顺利回归,却挖空心思的也想通过合并衡水、宁晋吞噬成虚胖,靠将军肚体现日子过的挺好。
针对《河北省石家庄市实施强省会战略研究:应集全省之力壮大石家庄市》这篇文章,在敬佩中国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先生的渊博和专业之余,也想就举全省之力推进强省会战略的惊世不公和急功近利,说上几句富含清凉油的话,让决策者和鼓吹者们都醒醒,于是就在群里留言:我这几天就写一篇文章,给虚火过旺的强省会战略泼点凉水!强省会战略在五年、十年前提出比较超前,也比较有效,现在提就有些东施效颦,况且举全省之力来打造省会对其它城市和乡村就更显得不公平,在资金,政策,人才上只能是更强劲的吸血,至于像许多年前提出的先富带后富那样能拉兄弟们一把,就更是痴心妄想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反而是多个中心更能体现共同发展的意义。先进入电梯的人,有几个会有耐心等待跑过来的其他乘客?一个领头羊依靠特殊照顾吃的膘肥体壮,一群老弱病残跟在后头,嗷嗷待乳望尘莫及,再过十年一定会反思强省会战略。吃偏食吃独食肯定不行,至于凭借自己的力量做大做强,而不是举全省之力另当别论。
其实今年2月份春节过后,也进行过关于强省会战略的碰撞,那是一个朋友提起再次整合长春周边资源,乃至再次调整行政区域划分以强化长春区域中心战略的问题,记得我是这样回答朋友:坦率的讲,我对强省会战略不是太感冒,对举全省之力推进强省会战略就更是反感,这些日子也准备撰写一篇文章予以论述,部分省会城市为了数字的好看,无视其它城市的发展权力,将优势资源区域拿来,将有可能成为累赘的区域剥离,盲目追求更大更强,这对于其它城市极不公平,必然加剧中心城市的吸血,长春的首位度已经是中国最高,这是极不正常的,况且长春刚刚合并了公主岭,国务院基本上也不会再支持如此大规模区划调整,一个区域的影响力绝对不是拼面积拼人口,香港、新加坡、瑞士曾经的成功就能说明一切。一家独大不是最好的方案。石家庄我支持快速发展,但不支持所谓的举全省之力打造强省会,凭自己的本事做多大都支持,如果凭压迫兄弟城市那就太不公平了,就像先富带动后富,那是真扯淡,广东,江苏,山东都是群星璀璨,一枝独秀绝对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国家一定会统筹兼顾的,希望兄弟能懂我的意思!
文章写到这我的观点已经十分明确,依靠城市的自身优势和决策层的强大能力,无论是省会城市还是中心城市的发展决心和既有业绩都值得尊敬,然后再通过产业引领、经济辐射、区域合作带动、反哺落后偏远地区,就更值得我们为之喝彩加油。武汉已经很强大它如何拉动恩施、天门经济?郑州已经很强大它怎样周济商丘、周口?成都已经很强大它会采取何种措施拉扯巴中、甘孜?长春是省会城市中首位度最高的,它能如何反哺白山、辽源?石家庄虽然还不够强大,就是有朝一日发达了,它如何影响提携远在几百公里之外的承德、张家口?去武汉、郑州、成都、长春和石家庄上学的偏远地区的高校学生,除了能考上公务员,有几成愿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去又能干什么?被掏空的地方有什么机会?最关键的原因是所有的资源、机会、资金都在向超大城市聚集,城乡差距,尤其是超大城市与小城市,与农村的鸿沟越来越深。
而几乎所有的强省会战略的实施无疑是在为这样的鸿沟推波助澜。如今强省会战略的吹鼓手在挖空心思的强化超大城市的正面效应和积极影响,却有意无意的躲避超大城市客观存在的诸多致命短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就业困难、成本高昂、疫情防控、防灾减灾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被医疗设施、公用设施、教育资源、交通规模、薪资水平等看得见的优势严重冲淡。其实国家高层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才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而现实却是这厢大张旗鼓的号召五大书记抓乡村振兴战略,一边是二三十个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挖空心思的要维护和强化一家独大的畸形繁荣,不遗余力地做空农村吸血乡镇,将小城市和乡镇最后一点希望也鼓捣的荡然无存,一个是普惠农村关爱农民的乡村振兴战略,一个是集全省之力强力推进的强省会战略,都是关系国家未来民族希望的大战略,却总是在执行过程中互相伤害。
说到底我们在重复欧美国家几十年前的老路,他们也有过引导企业向大城市聚集的昨天,但是如今却是相反的流向,许多世界级的企业和总部恰恰都布局在小城市或小城镇,他们的经验教训难道不值得我们记取?和国内重要企业争相扎根“北上广深”恰恰相反,欧美那些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往往会将总部选在远离繁华的小城镇。沃尔玛总部设在阿肯色州小城本顿维尔;微软总部设在华盛顿州的小城市雷德蒙德市;惠普公司总部所在地是帕罗奥图镇;IBM总部设在纽约州小镇阿蒙克;通用电气(GE)总部设在康涅狄格州小镇费尔菲尔德。其实超级企业扎根小城镇的现象也并非美国独有,德国的大企业更是对大城市敬而远之,德国排名前100名的大企业中,只有3个将总部放在首都柏林市,全球500强企业之一的贝塔斯曼总部一直设在小镇居特斯洛;奥迪汽车总部位于世人不太熟悉的英戈尔施塔特;世界著名的水晶制造商施华洛世奇这家年营业额超过十多亿欧元的集团,全球仅有的两间工厂均位于奥地利西部的瓦腾斯小镇上。
但凡有些独立思考精神都会意识到这才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方向,而且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得到印证,江苏沙钢集团总部在张家港市锦丰镇;格兰仕、万家乐总部在广东顺德容桂镇;周大福、周生生总部在广东顺德伦教镇;魏桥创业集团在山东邹平而不是济南。在交通电信、基础设施都得到极大改善的小城和乡镇才是企业永续发展的沃土,大企业避开坚守大都市的高昂成本,产业得到均衡分布,让小城镇有了产业支撑,也让小镇和周边居民,不离乡土就能拥有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来源。小城镇借助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的产业、消费、旅游、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可谓不折不扣的双赢。而当下国家正在积极推进的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为未来这样的模式和双赢奠定基础,兴奋过头的举全省之力推进强省会战略却是严重的背道而驰。
强省会战略本身没有问题,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剂兴奋剂,用好了能提振一下,用不好就会祸害一大片,无异于是在贫富分化、社会不公、地区差距、城乡差距等敏感问题上火上浇油。最鲜活最有说服力的就是北京、天津在全国,最重要的是河北的大力支持下,一骑绝尘都成了国际化都市,而他们的父母之邦却从来没有得任何反哺的益处,只有跟在后面吃土的份,争人才、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倒是不遗余力,京津冀一体化和协同发展都成了忽悠人的工具,河北被彻底忽悠瘸了忽悠废了。看看2021年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排名,长春高达53.67%,银川高达50.04%,西宁低点是46.28%,成都、西安、哈尔滨、武汉、兰州也都高于30%,已经严重畸形的区域经济格局,还要通过举全省之力推进强省会战略来得到进一步深化,靠打压省内其它城市,从别人碗里抢食,省内其它小兄弟只有干瞪眼的份,是谓胜之不武。
究竟什么是举全省之力,看看解释就更能让人崩溃,最基本的就是要从政策、规划、土地,资金、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予以倾斜,如此那些小兄弟岂不是相当于是后娘养的?这岂不是更加剧省内城市间的情谊撕裂和互相攻伐?陈胜吴广当年还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兄弟城市以及治下的百姓就得是二等公民?强省会并非唯一选择,像江苏、广东、山东多点开花更能体现区域经济活力,统筹兼顾均衡发展更能体现共同致富和谐发展的执政目标。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最基本的风险评估也不能阻挡某些决策者的政绩冲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在网络搜索,强省会战略犹如疾风暴雨般猛烈,许多省会城市都裹挟在其中,貌似屹立潮头实际上也仅是贪图数字的炫酷。
上一轮城市扩容,也仅仅是城市体量、人口、面积的虚张声势,其实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没有,长春、银川、成都等城市吸血功能越强大,周边城镇农村的造血功能越废弛,共同富裕就成了单相思,强省会战略就成了理想中的乌托邦。有人想的是一骑绝尘,官员需要漂亮的数字,哪怕拼凑的也行;有人想的是共同富裕,好事也不能落下我,你这样多吃多占也太不够意思了。都说屁股决定脑袋,这些年所有的文字和行动都是基于一个信念和理想,那就是为3000-5000元以下月收入者代言,曾经写过一篇《是谁喜欢将人分为三六九等》的文章,不但被删除还引发许多的不愉快。德国的小城镇解决了70%的就业,我们就算二十多个省会通过强省会战略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仍然会有80%的就业会集中在中小城镇和农村,如何发力不言自明。拜托千万不要再提集全省之力那是造孽,你大鱼大肉让其它小兄弟吃糠咽菜,于心何忍?
2022年3月19日于正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