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也来给你讲"故事"

(2018-08-12 17:01:18)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灯下漫笔

我也来给你讲"故事"

我也来给你讲"故事"

赵永武

    从小我们就听故事,听无数人讲了无数故事,可以这么说,我们都是吃着自己的饭,听着别人(讲)的故事长大的。从“狼来了”到“狼外婆”一一反正狼不是什么好玩意儿,我有时候就疑惑,现在狼几近于绝迹是不是这些狼故事给闹的?行千里只是为了吃肉的狼少了,行千里只是为了吃屎的狗却多了起来,而且,满世界乱跑,这景象多少有些怪诞吧?又从“卖火柴的小女孩”到“灰姑娘”一一我倒愿意相信,“卖火柴的小女孩”根本就没有饿毙街头,而是一系列因缘巧合,最终参加了王子的盛大舞会,并且穿上了漂亮的水晶鞋。漂亮的小姑娘,老天都该眷顾的,为何她们一个个运乖命背呢?倒是那两个外号叫“皇帝”的老男人,一个在一番精心策划的装神弄鬼之后,在陈桥那个地方,穿上了象征着大富大贵的袍子;一个在两个江湖骗子“高深”的演技唆弄下,在大街上脱下了原本包裹着自己高贵屁股的华美袍子——命运好,就可以任性么?自然,还有一些故作高深的大人们,讲的那些故作高深的故事: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整个一个进化论呢!哪儿卖“鸡”变成的“鹅”?哪儿有卖“鹅”变成的“羊”?哪儿又有卖“羊”变成的“牛”?我是吃货,我不嫌山水迢迢路途远,也有的是可供砸来卖铁的锅。没人能告诉我吧?再者说了,按照这种进化论的逻辑推理,“鹅”也有可能倒退变成“鸡”呢,“羊”也可能倒退变成“鹅”呢,“牛”也可能倒退变成“羊”呢!却偏偏没有人这样讲故事。几千年前的那个老子教导我们,有无相生,其实说的就是"相反相成"!我坚信古圣贤之言,有前进,就会有倒退的。呵呵,所以,老早我就有个感觉,对于故事,还是姑妄听之吧:听听。听听就可以了啊,权当消遣。

    关键是大家都爱听故事,所以,故事就有了魔力,能让寻常的变得不寻常,有点颜色的焕发出异彩来。比如大运河,首先是有隋炀帝为了寻欢作乐,征集天下民夫人工开凿的故事垫底,其次,又有他后来在河流上多次带着如花美眷巡游的荒淫故事来渲染,这条看起来跟普天之下所有大江大河极为相似的河流,就永远在天下中国人的脑子里闪着炫目的光彩,也就是说,天下有名呢!还有那个马嵬驿,一直就在岁月的烟尘深处明灭不定呢,可是忽然一天,"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紧接着,就在这个再寻常不过的驿站,"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死了个有故事的大美人儿杨玉环,而且死在一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不吝笔墨渲染的爱情故事里,于是,一个小小驿站突然暴得大名……可见,有了故事,就能有名气;有了动人故事,就能有大名气;有人传奇故事,就能有更大名气。就是这个理儿。也许正因为如此吧,从古至今,这世间就从来不缺少编故事和讲故事的人。

    话题说到这里,自然不能绕开那个莫言,他就曾面向全世界公开宣称“我是个讲故事的人”,并且“我”还会“坚持把故事讲下去”。像莫言此等先生,秉承了古老的“说书”传统,可以称之为“职业讲故事的”。他们讲故事的目的,无非就是娱人娱己,捎带着挣些买米买面买肉买菜的零用钱而已。当然,话说回来,就算是职业讲故事的,讲的故事也得有人听啊——要没人听,那只能算作是自言自语,是要吓得别人汗毛倒竖的。因之,莫言他们就竭尽全力要把故事讲得有人愿听,有人爱听。甚至可以这么说,自己讲的故事有人愿听,有人爱听,都成了他们这些人终其一生奋斗的宏伟目标。

    还有一类职业讲故事的,大家未必见过其人,但他们讲的故事却天天轰炸着我们原本脆弱的耳膜,比如,"原本辛苦的环卫工人,无意中买了一张彩票,谁料竟中了千万,一夜暴富"云云;比如"六千元杀入股市,半年后雪球滚到百万"云云……财富故事漫天飞。一个财富故事漫天飞们的时代。财富故事漫天飞的时代,必然天天都过愚人节。大家结成了狂欢的队伍,踩着狂欢的鼓点,兴高彩烈地一边在愚人,一边也在愚己,两厢里都""得不亦乐乎。至于极端者,当属最近网络上很火的那个莫须有的"黄鹤的故事":说是可能并不存在的江南最大的皮革厂,倒闭了,倒闭的原因呢,是王八蛋老板黄鹤“吃喝嫖赌欠下三点五个亿”,还“带着自己的小姨子逃跑了”,然后呢,工人们开展自救,拿着“原价一百多二百多的钱包抵工资,只卖二十元”云云。无论怎么说,这"黄鹤的故事"都很抓人哩,不但抓人耳朵,还抓人的心神呢。呵呵,想来这些倒霉的“工人们”真是太可爱了,为了卖钱包,为了卖钱包开展所谓的自救,就给世人讲了这么个香艳而且精彩的故事一一说不定,哪天都有可能横空出世一部电视连续剧呢。不过,目前看来,好像世人也在跟这些可爱的工人们开玩笑,他们现在好像只关注“故事”了,倒对“黄鹤牌钱包”不怎么感兴趣了。呵呵,真是世事难以预料啊,故事被讲出来,接下来的事儿,好像就由不得“讲故事的”了。

    自然,古往今来,还有一类讲故事的,我们不敢小觑,人家不讲则已,一讲就是"神话"。比如汉高祖刘邦醉后斩白蛇的故事一一乍一听,平常得很呢,哪个大老爷们一辈子还不杀几条()鼠呀蛇呀的?往后听就神奇了:跟从们在刘邦杀蛇处,见一老妪悲伤哭泣,上前询问,老妪言说,自己的儿子是白帝,为赤帝所杀。言毕,在众人惊诧间,老妪忽然隐身不见。呵呵,中国版的天方夜谭,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若姓刘的那个混混真是"赤帝",后来英布的箭能结果了他的性命?比如, 周武王姬发建国的时候,就有白颜色的鱼,跳到武王的船里面,又有红颜色的乌鸦在空中出现,据说是上苍都感念武王功德降“祥瑞”了。不过,这"神话"实在不敢推敲,鱼往船里跳,这样的事,江湖里常捕鱼的,可能还会遇到,鱼们一心找死,谁能奈之何也?至于"红颜色的乌鸦"嘛,大抵是黑羽毛上涂了红油彩吧,小孩子爱搞这恶作剧的。再比如,太平天国萌芽的时侯,上帝在耶酥之外,又生了次子,那就是天王洪秀全一一在当时这算不算计划外超生?呵呵,不用举例了吧,类似的"神话"实在多得像恒河沙,数都数不过来的。细究起来,这些"神话"的主人公还都是些有名堂的人哩,不是有权势,就是有大名。看来,这些编"神话""神话"的,心里都亮堂得很呢,他们太清楚谁值得编,谁值得讲了。至于编出来的讲出来的,你们信不信,反正"他们"也未必信的。

 呵呵。

网友链接

三省堂(国学)赵永武:忽然很想讲故事。讲故事之外的故事。或言之,套路。呵呵,爹娘生下我们并不笨,可江湖套路深啊!我们还是得保有一份必须的清醒。

李亚平(乐逍遥):赵主席学识渊博,文笔犀利,在下发自内心的佩服。

三省堂(国学)赵永武:自然,还有一些故作高深的大人们,讲的那些故作高深的故事: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整个一个进化论呢!哪儿卖“鸡”变成的“鹅”?哪儿有卖“鹅”变成的“羊”?哪儿又有卖“羊”变成的“牛”?我是吃货,我不嫌山水迢迢路途远,也有的是可供砸来卖铁的锅。

章文凤:这是故事发生了事故的意思……

文彦群(嘉闻):哥的鸡汤有味道也有营养。

三槐堂主:亲爱的赵老师。你在三省堂,我在三槐堂。听你的故事心里真感舒服。  前天穿上你赐的袍子,去找孔大爷喝酒。路过天水被李家的狗差点追的跳入渭水河里。幸好杨将军过来把狗叫走了。让后骂我说:天生的老土鳖,穿什么华丽的袍子来跟狗过不去,白惹的赵大爷生气。赶紧听赵大爷讲故事去。  今天听了赵大爷的故事,真实的耳目一新,好像几十年都没听有人讲这样的故事了。新文化转型的先河我从赵大爷的故事里聞到了哗哗的水声。  谢谢三省堂赵永武老师,希望天天听到你的故事。

赵永武简介:副研究馆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作协会员,西安市作协理事,西安市首届签约作家,西安市“德艺双馨”会员,已在国内期刊报纸发表小说、散文、评论等近200万字,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离婚女人安小雅》和《寻她千百度》两部,小说评论集《三省堂游艺》和散文随笔集《三省堂随笔》等。现任陕西省周至县作家协会主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