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夜里的磷火一闪(三)

(2011-12-26 11:57:28)
标签:

杂谈

夏夜里的磷火一闪(三)

1、按杨乐生教授的吩咐,重读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听王小波板着面孔讲述自己在“黄金时代”的爱情故事,一切都变得似是而非轻飘虚幻起来。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我再次感受到了我的孤陋寡闻。

2、接连好多天在乡下采风,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我的感受:触目惊心!早知道乡村已然溃败,但没想到溃败到如此程度:基层政权的溃败,民俗道德的溃败。也许更要命的,还是人心的溃败。心绪不宁了。我不知道,这个残破的天如何修补。更不知道,所谓的家园在何处。

3、一个作家,又该如何让面对这种溃败?又该如何表现这种溃败?一时间,我消化不良了。

4、难道我们的乡村又回复到五四时期一位文化人所描述的那种现状:吾人之精神的生活,既无所凭依,仅余此块然之躯体,蠢然之生命,以求物资的生活,故除竞争权利,寻求奢侈以外无复有生活的意义。这种生活,被刘恒阐释为“食”和“性”两个方面。他说,在农村维持生存的基本条件有三个:粮食,是农民维持生存的基本要素;性,是使生命得以延续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再一个是力气,作为农民,有智慧是没有用的,他必须有力气去耕种,去生活。我再补充一句:他必须有力气去抵抗别人的欺侮,或者用力气欺侮别人。如此而已。

5、事实情况是,平日里,有多少人在追逐金钱和性的路上一路狂奔,没法统计出具体的数字来。经典的一句话是:像猪一样活着,拱一天算一天。

6、不是这个世界太荒诞,而是我们内心太卑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