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秋慧女士

标签:
转载 |
梦里,她和楷书有了一个约会。
秋慧自幼喜爱唐诗,她爱用小楷写唐诗,那时只是乱摹一气,有了这个约会之后,便喜欢上了唐楷,唐楷书集魏晋南北朝楷法为一体,形成了字体严肃端庄,笔划平稳凝重,结构严谨,法度森严的风貌。初唐有虞世南、欧阳询、诸遂良、薛稷四大家;晚唐有颜真卿、柳公权。
她喜唐楷,盖因唐楷隽秀恬静的字体适合她的性格吧。初,她以颜楷为摹,然而,时间长了,她却爱上了钟繇二王的小楷。
小楷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钟繇著名的传世小楷书作有《荐季直表》、《宣示表》等。
其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将其演化得更加完美,更赋予欣赏价值。尤以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为她的最爱。
有城南书社成立,秋慧有了和同仁大家研习的场所,更是如鱼得水。她写在绢上的《黄帝内经》以及黑构纸上的《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让观者大吃一惊。
读她的字,清心寡欲,字里行间显尽淡泊之志。其篇章里既法相庄严,又色相俱空。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无女子之怯懦,有高士朗秀飘逸之风。
然而,这却需要怎样一个历练的过程,那是涅磐之后的幻化重生。
那年,医生却诊断她得了绝症,子宫癌,可怕的名字,几近绝望的她在跪在佛前苦苦哀求,也许是佛的点化,她拼命抄写佛经,《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金刚经》等等,一遍又一遍,暮归晨起,不歇不停,人只有在生死关头,才能明白生命的意义。后来证明是一场虚惊,只是增生而已,做了一个小手术,就痊愈了。误诊,让她历练了生与死的考验。该哭,该笑,都已枉然。然而从此她对写字从不停缀,从中悟出许多做人的真谛,楷书的真谛,尤其小楷,大有精进。可谓因祸得福,从爱到挚爱到一生之追求,须知世间因果,早有定数矣。
秋慧女士还是沣河岸边沣惠小学的校长,按说她很忙,她却说,忙不是理由,忙过了的罅隙我就写字。她常常在日出日落时到三河口来走一走,看鸥鹭,看朝霞余晖,感悟大自然的绮丽。久而久之,心沉静如湖面之水,纹波不兴。然而暴雨过后水坝一侧更加平静清洁,天清气爽,绿树环绕,倒影旖迷,而坝下一侧则惊涛拍案激流翻滚狂泻而去。这样的静动撞击给了王秋慧以深深的震撼。欧虞颜柳赵,在眼前浮动,钟繇二王在水波上涌显,山川载不动太多的悲哀,岁月却经得起长久的等待,哭也哭了,死也死了一回,还有什么比这大自然的迤逦更让人感触,回来她便将感悟融进笔端字体,习研不辍。现在看她的字沉静中透着坚毅,密实中透着舒朗,著朴里着尽空灵。想必因了这三河口风景带来的感悟与功效吧。
我不想说秋慧得了多少奖,她在校长的位置上若何若何,得奖是对她书法的肯定,做好本职是她的应尽职责,她俱做到了。
然而她说,她不是一个好母亲,时常因工作或者活动难得陪孩子出去逛逛。今年高考,她着意留些时间给孩子,多谢关心多谢支持,如今孩子如愿上了自己喜爱的大学,她才有些释然。她说她也不是个好妻子,丈夫对她的情怀让她感激却也惭愧。在她写得累时,是丈夫帮她捶背揉肩,洗笔递茶,她甚至有偷懒时,是夫君督促她坚持,这是怎一个感激了得,她只有在惭愧中渐行,多习勤练。
无疑,秋慧的小楷书法还有许多不足,譬如张弛不够。好在她意识到了,她说她要学习行草,把行草意性寓于小楷中,使之看起来更加灵动。
她说她还要学习绘画。
从她依然坚毅的目光里我看出她的真诚与挚着,她的野心还不小。
你不说了,她也没多余话,只是静静的坐着,宛若山河口平静的河面,像一个诗人,她真的是一个诗人,《父亲的鸽子》清晨/河岸上空飞翔着一片云/那是养鸽人放飞的鸽子/我问自己/那片云里/是否有父亲的鸽子/鸽子伴了父亲一生/追着父亲的踪迹/从西安的瓦房/飞向兰州的军营/飞向西藏的战场/飞向咸阳的机场/如今,/父亲的鸽子/你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