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客系列之一《 故乡回眸》 第一集

标签:
杂谈 |
我的故乡豆村,号称“天下第一村”,地处关中腹地,周至县城东15公里处,距名副其实的周至的“老县城”终南镇1公里。其可查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因生产一种陶制器皿“豆”(即高脚碟子)而得名。现辖四个行政村,五个自然村,36个村民小组,人口近20000。每年的农历4月8日是豆村的古庙会,村中能工巧匠灌制巨型的蜡烛敬奉关圣帝。敬奉前,有个“游大蜡”的仪式。古谚有云“每年有个四月八,四月八游大蜡,四里八乡都来啦,不为看大蜡,专为看豆村的大姐家……”。笔者于2011年5月9日(农历4月8日)特意赶回故乡,想赶做拍客的潮流,也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的故乡,关注我的故乡。期间一些瞬间的感悟也附录于下,倘能勾起现代人的乡愁,让更多的城里人了解农村,了解农民,那实在是意外的收获了。
四月八,游大蜡。车上装载的即为大蜡,大蜡置于漂亮的纸扎亭子下。
自然要有仪仗队护送了,先是彩旗队,随后女子锣鼓队,随后女子管乐队,随后秧歌队。整个队伍有一里多长,甚为壮观。
女子能顶半边天,如今的锣鼓队似乎清一色成了巾帼英雄的天下。
古会实为物资交流大会。这些竹编现在还有多少人在用?恐怕过不了几年,会像马车、碾盘之类的东西,成为历史了吧。这些东西伴随了笔者的童年始终,打猪草、搬玉米、拎红薯、偷苹果、偷西瓜等等都用得着。
周至特色小吃:切糕。几乎所有的古会上都有人卖,都有人吃。关键是方便,快捷,入口粘软香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