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污浊世界中的一抹亮色

(2011-04-18 13:49:04)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说评论
污浊世界中的一抹亮色
――评少鸿的《花枝乱颤》
 

  □赵永武

  官场,自古以来就是太阳底下最大的名利场,而官场汇聚的,又大都是人中的精英,因此,官场从来故事多。有些故事甚或还很荒诞:心情郁闷的机关女干部,袁真,本来只是想在机关办公楼顶透透气,谁料,却被人误以为是因为官场失意而要自杀,于是,楼顶有劝慰者煞有介事地苦口婆心,楼下密密麻麻的围观者看得津津有味,甚至还有警察也赶来准备救人;而当事人袁真,却被眼前的一切搞得如坠五里雾中,以为发生了其它什么事……劝慰者和救人者都很认真,而所谓的“轻生者”的莫名其妙也很真切,荒诞意味就产生于这种强烈的反差之中。这,就是少鸿新近推出的长篇小说《花枝乱颤》开篇的第一章。

  小说中还给我们讲述了好多荒诞的故事:那个控告吴大德对她性骚扰的乡村女教师,控告时是声泪俱下,为吴大德洗脱罪名时更是痛哭流涕。而后,她就一路高升。最后,竟然当上了袁真的顶头上司。那个官迷方为雄为了升迁,给神秘的“老板(即莲城最高领导)”外甥糊里糊涂送了五万块钱,然后就得偿所愿。那个“莲城名姐”吴晓露愿意“脱”敢于“脱”也能“脱”,就能步步高升。而袁真、明小慧她们,不肯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肉体,只落得孤家寡人一个。“我”,一个小小的机关保卫科长,为了升迁,从牙缝里挤出钱来给吴大德行贿,却没有如愿以偿;“我”老婆找吴大德讨还行贿款时,吴大德反倒比“我”老婆还理直气壮……可以说,少鸿笔下的这个“莲城”官场,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一个荒诞的世界,污浊的世界,扭曲的世界,颠倒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品行和操守者被孤立,被嘲讽,被视为异类;而攀龙附凤者和人格委琐者,却能如鱼得水,一路绿灯,或者说大行其道。于是,纵然有如于达远之类有抱负、有品行的“海归派”,想在这里施展抱负,也得首先向这个世界投降。而袁真,应该说,就是这个污浊世界中的一抹亮色了。她整天面对着,并且置身于这个污浊的世界,却能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品行高洁和人格独立;她时常遭受别人无端的非议,古怪的眼神,和不公正的待遇,却能够像菊花一样不惧风刀霜剑,依然那么淡定、从容、高傲。毫无疑问,她是作者着力塑造的理想人物了。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屈原、陶渊明等人的影子。甚至可以说,从她身上,我们能看到中国历史上一切优秀知识分子的品行和操守。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小说,是有其深邃的历史穿透力的。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这部小说里还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种价值观:如何看待官迷的问题。作者显然不像俗世中绝大多数人那样,对官迷一概嗤之以鼻。相反,作者还认为:只要你能为人民服务,只要你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你是不是官迷本无关紧要。人不管干什么事情,迷一些,痴一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是能干得更好?自然,这部小说也有缺憾和不足。如作者在塑造吴大德这个人物形象时,经常采用漫画化的手法,致使这个人物形象失之于脸谱化了,像读者所熟悉的某一种类型化的人物形象,缺乏陌生化的效果。如娄刚枪杀黑皮那一节,情节逆转得太过突然,必要的交代和铺垫稍嫌欠缺,让读者感觉人物实施犯罪的心理动力不足。如“我”老婆讨要行贿款那一节,人物的语言和行为都让人感觉匪夷所思,情节也显得生硬了,“戏”做得不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