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掌握好说话的语速和节奏(开篇)

(2018-04-20 14:19:14)

语言有着无穷的魅力,不仅内容不同能表达不一样的意思,语气、语调,甚至连语速也能使意思产生巨大变化。 在与人沟通时,使用恰当的语速十分重要,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语速说出来,给人的感觉就有很大的差别。

 

比如,急促地催促说:“快点快点。”和平缓地说:“快点。”前者给人很强的命令感和紧迫感,后者则只是一种叮嘱性质的话语。

 

有些人错误地将语速快当成是口才好,实际上两者并没有必然联系,口才好的人说话时语速有可能比一般人更慢。曾经有心理学家做过相关研究,结果证明说话语速非常快的人,还有那些说话时经常加上很多肢体语言,动辄手舞足蹈的人,实际上很难达到沟通的目的。原因在于,语速太快、手舞足蹈,这些因素都让人产生这个人很急躁的感觉,使人对他的印象分大减。

 

通常情况下,女人在谈论问题时会采用相对缓慢而沉稳的语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她们在说话时可以应对思维的改变,随时调整所说的话,产生差错的机会就少。同时听者在听她们讲话时,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分析,这样一来,沟通的效果更好,这些话的说服力也更强了。

 

实际上,要想提高自己的说服力,在沟通之前得先准备好,然后说话时的速度大概保持在每秒三个半音节左右,即180200/分钟。这种速度听起来比较舒服。

 

我们来看一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主持人们的语速。

 

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今时代,人们对新闻节目信息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主持人们说话的语速也是随之加快。从这些年的新闻联播的数据统计看: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主持人的播音速度为160180/分钟;到80年代,涨成了220240/分钟;从1990年之后,速度再次提升,达到了280/分钟;现在更是不得了,主持人说话的速度快得飞起来了,基本上为300/分钟,这是风度仪态满足节目需求情况下,能达到的最高速度了。

 

300/分钟,日常生活中所见的那些说话的人很难达到这样的速度。而各种娱乐节目当中,主持人在节目开场白上气都不带喘地快速说出赞助公司、冠名品牌的速度差不多。

 

说话的速度太慢,让人感觉慢吞吞的,为说话的人着急;说话的速度,让人感觉如急促的鼓点,则听得人跟着急躁起来。在和他人沟通的时候,只有说话的速度适中,才能让听的人如沐春风。

 

那么,在说话时应该注意那些因素才能做到让语速合适呢?让我们来看看“靠说话吃饭”的客服人员是怎么注意这方面的问题的。

 

客服人员和客户交流时没有表情,没有肢体动作,只有语言这一种方式,因此合适的语速和语气就成为重中之重。现在我们重点来说语速的问题。如果语速太快,客户听不清、听不懂,就会不满,还可能觉得客服不尊重人;语速太慢,客户就会感到不耐烦。

 

每个人对语速的要求都不一样。如果对方跟自己的语速一样,就会觉得很舒服。在与客户交流时,要根据客户的语速来决定自己的语速。与此同时,要注意客户的语气,从他表现出来的情绪判断他对语速有什么样的感觉,从而调整自己的语速到客户满意。

 

客服人员的态度放平和,不要有紧张情绪。紧张会使人的语速不自然地加快,在不知不觉中,语速就不受控制了。

 

不管对方看得见看不见,都要保持微笑,微笑会从你的语气中传递出去,同时微笑着说话更接近平时说话的状态,对于调整语速能起到微妙的作用。

 

在摸不清客户对语速的接受程度、所谈的问题比较难懂,或者有生僻字眼时,语速都是宜慢不宜快,这样可以保证对方听懂。

 

       在你提出意见或建议时,可以将语速适当放慢,给对方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理解。这时候的慢语速,不会让对方不耐烦,他们只会觉得你很诚恳,提出的是深思熟虑后的建议。假如这时候还保持快语速,对方则会感觉你太盛气凌人了。

 

       无论语速快还是慢,最关键的一点是所说的内容清晰明了,能和对方进行有效的沟通,而不是你说了一大堆,对方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客服人员一般通过电话与客户沟通,对语言的要求非常高。我们在工作中的沟通,一般面对面交谈的情况较多,相对来说,不需要对自己要求得那么苛刻。因此,只要记住,和对方的语速相似即可。当然,如果对方口吃,千万不要模仿他的语速,除非你是想跟他打一架……——陈志云(待续)

 

http://s1/mw690/001rTMHjzy7jQ0KpWJq80&690


注:本博客发表文章为本人原创,意在分享人文智慧、传递商业经验。版权归本人所有,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及出处。可点击此链接http://weibo.com/619460040,关注本人新浪微博,分享更多信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