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健康/保健 |
分类: 帕金森 |
1817年英国医生帕金森发现诊断这种疾病,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近二百年来,人类虽然还没有找到根治这种疾病的办法,但是对这种疾病已有较深刻的认识和对策。PD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疾病。大家知道,人们的一切动作行为都是受头脑(Brain)等神经系统的支配;当你有一个动作的意念时,头脑中一些称为“神经递质”的化学物质,就会在神经系统中传递,指挥动作。这些“神经递质”各自具有不同功能,互相制约和谐调,保持人们能够正常活动。如果有某一个“神经递质”,由于分泌它的神经原细胞受损或衰退,从而使它在脑中的含量减少,破坏了“神经递质”间的平衡,导致头脑命令的传输失灵,即会出现运动障碍(Movement
Disorder). PD就是由于中脑底部的“黑质神经Substantia
Nigra”受损或衰退,从而减少了多巴胺神经递质的分泌,达到一定程度后,即出现帕金森症状。可以用通俗的话来理解:
即头脑“司令部”缺少了“传令兵”,使命令的传输失灵,各“兵种”之间产生“混乱”,这就是帕金森疾病。
在临床和治疗上PD与其它疾病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将对患者或亲属会有所裨益。
1. 不必畏惧被诊断为帕金森患者,既来之则安之:
许多患者往往由于PD尚无根治的办法而困惑或背上沉重包袱,其实患上PD要比癌症或艾滋病幸运得多,因为PD不会直接影响生命和寿命;如果治疗得当,患者同样可以长寿。当然,任何一种疾病都会经历许多痛苦,PD也不例外。另一方面,PD是神经系统的疾病,它的病症受情绪的严重影响,情绪越坏病症表现越严重痛苦越深,何必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再从人脑的生理来看:
“黑质神经”在人脑中的全盛时期(18岁)约有240,000个细胞,以后平均每年约有2,400个细胞死亡,当你活到120岁时,即当有60%的“黑质神经”细胞衰退,也就自然出现PD病征;而你现在只不过是提前到120岁!
2. PD的诊断:
一般认为PD的病症是震颤,肌直和动作迟缓;这主要是疾病初期的病症,并且因人而异,有的患者主要表现为震颤,有的为肌直和疼痛。虽然PD会有震颤的病症,但是有震颤者不一定就是PD患者;还有一些其它疾病临床病症和PD相似。再加上目前还没有可普及应用可以直接诊断PD的仪器,[有一种仪器叫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利用同位素可以测试多巴胺及相关神经的情况,但尚未能普及应用]。因此使PD的准确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误诊机率较高,目前一般只是依靠医生的经验。所以对于疑患者来说,应该就诊于PD的专门医院和医生。有一种简单的判断办法:
就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试服左旋多巴,如果病症消失,就说明患有PD,
如果服用左旋多巴补充了多巴胺仍然存在病症,就说明不是PD疾病。事实上,目前对PD的诊断都是被延误的,因为当黑质神经产生病变开始衰减时,其它的存活细胞会“负载加倍工作”,保持神经递质的平衡,仍不会出现病症;但当黑质神经细胞衰减达到60%以上,神经递质的平衡就维持不住从而就出现PD病症。这就是为什么PD的病症主要出现在老年(55-65岁)的原因;而实际上PD早已发病了。如果在初期就能够做出诊断,也许会更便于治疗。
3. PD的治疗: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已有许多资料作了详细介绍,本文不拟重复;但是应该知道,目前所有的方法,还没有一种能够根治PD,即直接治疗黑质神经细胞,使它能够恢复产生多巴胺;而仅是在于缓解病征改善和提高PD病人的生活质量,均是治标的治疗方法。例如药物治疗中最重要的左旋多巴替代疗法,即服用美多巴或息宁,也就是利用能够通过脑血屏蔽的左旋多巴,在脑中转化为多巴胺来补其缺。(笔者曾在本网站“百家争鸣”栏目刊载[蚕豆能否代替美多巴和息宁]一文,简单介绍左旋多巴的吸收过程,有兴趣者可以参阅。)医生还应用一种叫做多巴胺激动剂(Dopamine
Agonists)的药物,如溴隐亭,协良行(培高利特,Permax, Pergolide
Mesylate),泰舒达,以及Requip and
Mirapex等,这些药物都可以通过脑血屏蔽,不必经过转化,直接作用于多巴胺受体,起着类似多巴胺神经递质的作用。犹如“预备班传令兵的民兵”。以上这些药物,都是在补充代替神经系统中不足的多巴胺,称为替代疗法(Replacement
Therapy)。
在治疗PD的药物中有一些实质上与疾病并无直接关系,而是用来抑制存在身体内的一些酶,起“保护神”的作用。例如:
和左转多巴配制在一起的Benserazid(美多巴)或Carbidopa(息宁),用于抑制消化系统中的脱羧酶;Entacapone(Comtan)
orTalcapone(Tasmar)用于抑制身体中的Catechol-O-methy
transferase(COMT)酶,都是用来保护左转多巴,使其有更多的剂量进入脑中。此外还有Selegiline(思吉宁)或新药Rasagiline(雷沙吉兰),可以抑制脑中的单胺氧化酶(MAO-B),使它减少对多巴胺的代谢,从而使脑中保留有更多的多巴胺。还有一类药物,如安坦等,是用来抑制另一个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使乙酰胆碱的作用减小,使其与量少的多巴胺保持平衡。
以上简单介绍了PD主要用药的治疗机理;遗憾的是这些药物都不能治愈PD,并且都带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副作用)。例如称为金标准(Golden
Star)的左旋多巴,在其服用的前期,效果很好,称为
“levodopa-honeymoon”,经过3-5年或更长时间,就会出现所谓“开关现象”和“剂末效应”(Wearing-off);即服药如开关,存在药物起作用的“开”(控制病征)时间,以及药效过去的“关”(病征又出现)时间。并且在最后一个药效完了时,出现“异动症”(Dyskinesia)等“剂末效应”。
外科手术的疗效曾经被夸大宣传,甚至用一些不科学的名词,如“细胞刀”,“Γ刀”来命名;并且造成“帕金森病有救,可以治愈”等错误观念。现在应用的治疗PD手术,主要在于阻隔神经系统传输的通路,而不像阑尾手术那样割去阑尾治愈疾病。前一阶段采用的“苍白球毁损术”和“丘脑毁损术”,实质上是把脑部准确定位后,穿入一个微小电极到苍白球或丘脑,把电极加热烧死丘脑或苍白球,从而使PD病人神经系统中的激动信号不能被加强和通过。其实苍白球和丘脑并不是PD的“病灶”,在这个手术中可谓“杀害无辜”。近年来发展应用的“深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
DBS),就要“人道”得多。手术经脑部准确定位后,穿入特制的微小电极放置在丘脑或丘脑低部(Subthalamus),没有烧死脑组织,而是由电极产生的高频来抑制强化信号的传输。也有人将DBS手术称为“脑起搏器”,但不知道脑中有何脉搏可起?!这种手术对许多患者很有效(不是治愈),但并不是对所有患者都是可行和有效的。有资料表明,最好的DBS手术也只能相当于药物的最佳控制状况。
综合以上所述,应该认为目前还没有一种单一完善的治疗方法;
而应该根治病人的不同情况,以及疾病的进展,随时调节治疗方案。除了身体上的病征外,同时要充分注意到患者精神和心理上的病征(Non-Motor
Symptoms),加以治疗和开导。由于PD目前还难于治愈,以及治疗上的复杂性,有许多患者往往抱着“有病乱投医”的侥幸心理。在科学不发达,对疾病不了解的情况下,产生了这句老话,它不适宜今天对PD的治疗。应该是“有病科学治,乱投必上当”!相信科学家们终必找到治愈PD的方法,包括干细胞和营养因子疗法;但是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路途还很长,患者可以当为一种寄托和期望,而还不能摆在当前议事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