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的好书

(2008-02-14 14:52:01)
标签:

杂谈

育儿

孩子

金钱

教育

智慧

分类: 教育感悟
    带宝贝到新华书店,付款时随手翻看了摆在收银桌上的书——《富爸爸穷爸爸》。若干年前这书就开始流行了,没想到现在还在卖。当时对这书很不屑,觉得我一正儿八经的经济学硕士读这样的书简直有点不好意思,就好像开车开一日本车觉得有点丢份一样。 
 
    不过,对孩子的金钱观念的教育总不能也搬出一本本的经济学大部头吧,于是随手翻看起来。封底两位作者的引言吸引了我。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之所以为了财富奋斗终生而不可得,其主要原因在于虽然他们都曾在各种学校中学习多年,却从未真正学习到关于金钱的知识,其结果就是他们只知道为了钱而拼命工作,却从不去想如何让钱为他们工作......”——罗伯特.T.清崎
 
    “我爱我的孩子们,并且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最好的教育,传统的学校教育固然重要,但在今天显然已经远远不够,我们必须让他们真正了解金钱及其内在的规律。”——莎伦.L.莱希特
 
    有种感觉,这书的内容应该和以前所看的大部头经济学书籍的内容完全不同。那些书传授知识。知识是死的,很多时候完全用不上,但没有这些知识,一你没办法考试过关,没办法考试过关就拿不到文凭,找不到好工作,二你没办法和周围的人空谈,不空谈怎显出现阶段的学历是硕士或博士呢。而且空谈从某种意义上讲很重要,它让你理清逻辑,培养思维,否则你没办法自圆其说。但逻辑清晰毕竟代替不了生活,最后大家还得靠知识以外的东西,诸如品格、观念、关系等在社会上立足,并进而一步步爬升。
 
    自从有了宝贝以后,我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我的生活已经稳定下来了,下半辈子的生活轨迹清晰可见,生活圈子也很固定,若没有意外的话,能对我人生施加影响的人或事已不多了,而孩子则是唯一最能影响我生活质量的人,她成不成材会极大地影响我的情绪和生活。况且,孩子的成长也离不开家长的点拨,因此,教育至关重要。
 
    知识可以在学校里学习。我相信光凭宝贝的记忆力好,有家长的言传身教这两条,宝贝的成绩应该不差,混个博士文凭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们老两口没混博士文凭是因为觉得没必要,但对宝贝来说是否有必要得根据她的情况而定。我在和宝贝的谈话时已经把她该走的路告诉她了,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研究生、博士,然后工作挣钱。宝贝听没听懂我不知道,我相信这样的观念经过我的不停唠叨,宝贝会存留在大脑中,有一天她会这样来安排自己的人生的。
 
    但生活是需要智慧的。智慧是在生活中形成的融会贯通的能力,是常识和洞察力、判断力的综合。而要获得智慧,要么需要经验的积累,要么需要引导,所以才会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的说法,才会有社会学家总结的成功需要的素质,“有肚量去容忍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有勇气去改变那些可能改变的事,有智慧去区分上述两类大事。”
 
    对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家长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感受多样的人生,不一样的生活经历,能让孩子的前十八年不至于生活在真空中,能通过小事而知大道理。否则,等孩子进入社会经历几年的磨砺后,才明白一些早就该知道的道理并付诸实践之时,时间和机会已经悄然离去,莫我肯顾了。
 
    家长要做好这样的引路人,是需要自己本身就站在一个理想的高度上,就好像要当好一个老师首先需要自己肚子里有货才能倒出东西来,给学生以引导一样,生活的智慧也需要家长自己得先有观点、先有智慧。
 
    这本书先不说有多少实践意义,至少开阔人的思路是没有问题的。我看了以后很有感触,书中的很多观点,我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如是的感受,只是零零碎碎,不成系统。很后悔若干年前没有看。现在也不晚,至少我能给宝贝提供另一种人生的思路,而不仅仅是读书,工作一条道。至于宝贝喜欢选什么样的生活都可以由她,我要做的就是提供多一种选择的可能性给宝贝
 
     
     文章被推荐到亲子博克首页早期教育栏目,截屏留念。 
   
08年2月14日 亲子博克—早期教育—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的好书.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