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的一侧辟有一处供孩子们玩耍的地方,有沙坑、滑梯、跷跷板、吊环等设施,经常都有小孩子在那里玩。宝贝也很喜欢,隔三差五就会去一趟。沙坑是宝贝的最爱,热爱程度远大于其他游乐设施。到沙坑必先经过其它设施,宝贝经常都是先到沙坑,玩够以后再折回来玩其它的。天气好的时候一天可以去两趟。
其实,我看宝贝在沙坑里折腾半天也没什么新花样,就是在坑里面走走,抓起、捏起或捧起一把沙看它慢慢从指头或指缝间溜走,带有工具时就用工具铲铲、挖挖。就这玩法,宝贝也可以至少玩半小时。
专家们也鼓励让孩子们多玩沙,说婴幼儿早期的发育主要是感知运动的发展,而沙子的流动性可以提供给孩子们特殊的感受,用沙子做“装入倒出”游戏,既锻炼了手的精细动作和肌肉的力量,又对容器与内容物(沙子)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发展宝宝对空间关系的认识能力。
但身边很多父母对孩子玩沙有不同的看法。有次在亲子园陪孩子玩大米,旁边有两个妈妈聊天,一个说,“我宁愿让孩子玩大米也不要他玩沙,沙太脏了,不干净。”另一个说,“我也不让玩,风太大了,沙吹进眼里可不是闹着玩的。”
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我忽然想起院里的一个妈妈,她孩子比我宝贝小两个月。她每次带孩子在院里时,都背一双肩包,里面装满了孩子需要的东西。若她宝贝用小手摸了什么东西,她赶紧拿出湿巾给擦手,“宝贝太喜欢摸东西了,又不能不让他摸,只有摸了赶紧给擦手,免得不卫生。”其他带孩子出去的妈妈都对她啧啧称赞,我也颇感触。
我一直认为我这个妈妈对宝贝已经够仔细认真了,但和她的细心一比,我还是属粗心的。我最多是口头要求孩子不要在外面啃手指,但宝贝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我只有默许了,反正“不干不净,吃着没病”,因为出门我确实记不住带东西,幸喜宝贝没有因为偶尔啃啃脏手指就生病拉肚子什么的,反而在外面啃手指的时候越来越少,到现在几乎不啃了。
至于沙子是否会因为风吹就飞到眼睛里,最初带宝贝去玩的时候我也有此顾虑,电视上不是经常能看到大风卷起黄沙乱飞,人的衣服上、头上全是沙土的颜色吗?但从实际来看,虽有风经常吹得竹叶沙沙乱响,声音大到宝贝因害怕而想躲到我的身边,也没见沙就被吹得满天都是,也没见宝贝的眼睛里进沙。我也觉得很奇怪,怎么跟想象的不一样呢?是不是沙坑的沙太少,是不是风不够大,不得而知,反正沙不会轻易被吹入人眼就是了。
不过,宝贝有时也会用她的玩沙的小脏手去揉眼睛,我就提醒她若眼睛里真进了异物不要用手揉,闭上眼睛,一分钟内眼睛会自动分泌泪水将脏东西冲走,这个办法是在书上学的,很管用,宝贝闭一会眼睛就没事了。
在沙坑里玩,宝贝也不是没有危险动作,我总把这视为好事。大人在旁边看着,有危险状况时及时提醒,并给孩子讲清楚危险的原因,该怎样做才是安全的,让宝贝建立起安全意识,以后碰见类似的情况就知道怎么处理了。毕竟大人不可能永远跟在孩子的屁股后面,很多危险也需要他们自己去排除,所以,教给他们方法比不让他们接触要有用得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