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加东部8日游】回顾(1)

(2015-05-20 09:44:45)
标签:

军事

纽约

东部

旅游

美国

分类: 旅游世界

【美加东部8日游】回顾(1)

     今年3月中旬,原本准备和朋友一起参加美国加拿大东部8日旅游,由于她的两国签证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而我的加国签证是多年来回,美国签证将在5月8日到期而失去与她同行的机会。经过思想斗争,为了避免再办签证的麻烦(以后也不可能再去美国),决定一人前往。于是在网上经过对多条旅游、航空线路的一番搜索、对比、反复选择后,选定了一条自我感觉性价比比较高的线路,于是在完成网上预定、签约、付款后,决定在4月下旬完成这次参加美国当地游的旅行.

     一路上对照飞行示意图从窗口往下看地面的变化。才知道飞机要向东北方向飞越我国东北-俄罗斯-北冰洋-加拿大中北部,穿过哈德逊湾-才到达美国东北部的纽约。用我有限的地理知识判断:这可能是最短最安全的航线。理由是:纬线越往北越短;和地面联系方便、快捷;

 【美加东部8日游】回顾(1)

  

        这是第一次坐从上海到北京转机后再到纽约的航班。美国纵横旅行社派人在纽约肯尼迪机场接我。一切都是陌生的。对我而言又是一次考验啊!不知道为什么我并不害怕,或许是去年已经有了一次独自去加拿大的转机经验,还有我自信现在世界到处都有中国人,总有办法解决问题的。再加上多次外出与陌生人交流的经验,让我得到许多热心人的帮助。

    从上飞机后就和旁边的80后回族马小姐很默契的交流起来。她是到纽约和他男朋友会合后去墨西哥旅游的。想不到在纽约海关遇到黑人签证官问讯时,在我一句英语不懂的情况下,是她主动帮我解决了问题。真的十分感谢她。出海关到机场出口处,老远就看到在一大群接客的人群中,有一个穿黄色工作服的女士高举写着我的汉语拼音名字的牌子。于是很顺利的把我接送到纽约著名的华人商业街--法拉盛;在这里和世界各地来这里旅游的散客相聚。接下来的8天,这个国际旅行团竟用了5个导游,换了5部车,接触5拔来自印度、印尼、菲律宾、新加坡、新西兰、台湾、洛杉矶、多伦多、北京、上海、纽约、山西、华盛顿、等各地的散客。导游用多种语言(中、英、闽南、广东)介绍景区特点和历史。上了4个高塔,坐了4次游轮,吃了4种大歺,游览了11个城市。印象深的有魁北克、蒙特利尔、尼亚加拉市、波士顿、华盛顿、千岛湖、纽约。住宿条件相当好,用餐也很上档次。可载60多人的大巴车很宽敞,或许不是旺季,全程只有40人左右。我一人坐了两个位置,汽车开得很平稳
  【美加东部8日游】回顾(1)

 

【美加东部8日游】回顾(1)

    然,这一路不仅收获了美国和加拿大的自然、人文风貌,更让我感受到来自世界各地各国游客的风情、气质。还清楚的记得:从台湾来的4兄妹非常和蔼亲切,我们一路古今中外,谈笑风生;从新加坡来到一对中年夫妻,恩爱有加,丈夫每到一处就和温柔美丽的妻子相互照顾、自拍留影;菲律宾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三个阳光可爱的孩子,人手一部ipad,一路玩游戏,一路笑;从洛杉矶来到朱女士陪着两位80高龄的老父母来东部旅游,一路照顾有佳,真难为她一片孝顺之心;还有印尼来的母子俩,小儿子一直想让母亲开心;在多伦多女儿家探亲的四川老两口,在女儿的安排下也到美国来旅游,想不到由于从加拿大进入美国海关时,电脑始终不显示他们的签证信息而让整车人多等待了半小时,但是大家没有一个人有怨言,反而替他们担忧;一个从印度来的小伙子,举止优雅、文明、大方,虽然大部分是中国人却没有一点胆怯、忌讳,和我们一起吃中餐,西餐,相互拍照留念;从新西兰来的弟弟和在波士顿定居多年的姐姐相聚、从山西来的姐妹、从上海来的胖妹子都那么热情开朗、幽默、乐观......;特别是纵横旅行社的几位年轻导游,为了完成他们承载的任务,用三种语言反复介绍景点、交代有关事项、安排住宿、就餐、休息等有关信息和时间,十分辛苦。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当旅游结束后,人们都各自分散回家了。我独自一人在第二天肯尼迪机场侯机楼侯机的4小时中,遇到一位来机场买回国机票的北京陈女士。她已经在美国生活了20多年。当我问她为什么选择回国时,竟然和我滔滔不绝的畅谈了两个小时。她说:“不来美国不了解美国的真正自由和民主;在这里,我不是生活不下去,而是感到有明显的种族歧视。宗教用‘灵戒”控制你的一切。让人感到压抑。”等等。啊!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言论。没有实践就没法理解。就好象许多外国人对中国“文革”的不理解一样。

     总之,这次旅行,给我的感觉是:优美的自然风光在那个国家都有,只是风格、特点、震憾力不同而已;而人文景观的精彩程度确实和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经济、科技发展水平息息相关。美国相对中国而言,必竟经济发展比我们早,200多年前就把欧洲先进的科学、技术、金融、管理、城市规划、道路、机场的建设运用到新大陆的开发、建设中。所以发展的比较早,许多基础设施虽然还在运作中,但给人陈旧的感觉。中国,后来居上,博采众长,补己之短,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最美最好的图画。说实话,多次出国的体会是:现在中国确实在硬件上(基础设施上)与发达国家不相上下,有的甚至比他们更好。而中国需要进一步提高的是软件(人的综合素质水平)。我想,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法制、教育等各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一定会向更高水平推进的。我坚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