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时候】我的小学印象

(2016-03-07 11:34:28)
标签:

金城里

金行小学

儿童片

苏校长

徐老师

分类: 往事追忆

        是人老的缘故吧!看到现在的小学生,就不免想起自己的小学时光......, 

       一年级是在青岛上的,留下了冬天非常寒冷的印象;二年级是在永嘉路第二小学上的,让我看到了镇压反革命的现场。三年级才到上海市金行小学,那年我8岁,对它有着清晰的回忆和情感。

       金行小学是我小时候上的一个私立学校。它位于上海市安远路金城里,校门开在弄堂底,而礼堂的门是开在江宁路。现在想来好象是两个私人的公寓房改建的。上下三层楼,1-4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人很少,估计也就是30多个人。小礼堂是全校开大会、表演节目或少先队举行入队仪式、的地方。平时是学校排练节目、做游戏、课外活动的场地之一。体育课就在弄堂里上。50年代初这样的私立学校在上海不少。老师们一般都剪短发,穿着双排扣的列宁装......,后来,这个学校和其他学校合并,改为现在的 江宁路第一小学。

      那时候,我们的学校生活多么丰富啊!学习没有什么压力,作业也没有现在这么多,每天下午3点左右放学后的课外活动很丰富。有班里自己组织的小队活动、中队活动、体育比赛,也有学校安排的少年宫活动。每年的文娱会演前排节目是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记得那时候我被挑中排练俄罗斯风格的“花舞”和中国民族风格的”花狸虎“。在区里演出还得了奖。至今还能记得那两个舞曲和动作。 每年都有春游和秋游活动,“桂林公园”、“西郊公园”就是小学时去过的地方。而且几乎每个星期天学校都安排我们去美琪电影院看包场的苏联和中国的儿童片,票价只要1角钱。“丘克和盖克”、”卓娅和舒拉的故事“、”拿魔王“、”阿里巴巴四十大盗“、”金鱼和渔夫的故事“、”三宝磨房“等.....。从此,我成了个电影迷。周末或寒暑假成为电影院的常客。从而让我慢慢知道了这些来自于阿拉伯著名小说“天方夜谭”中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知道了俄罗斯的伟大作家高尔基、普希金、托尔斯泰的作品:“母亲”、“静静地顿河”、”复活“、”白痴“等。更知道了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作品”雾都孤儿“、”孤星血泪“。法国巴尔札克、雨果的”悲惨世界“、红与黑”......我想,那时候没有作业和考试的压力,让我有许多时间通过电影、小人书、小说了解人生的艰难困苦,慢慢学习着做人的道理。

       学校设有卫生室,每个班都有几个学生卫生员轮流到卫生室取药棉和点眼药水的盘子。每天给同学们点眼药水,预防砂眼、红眼等眼疾。从这些工作中既培养了为大家服务的乐趣,也知道了些最基本的卫生消毒常识。

       给我印象最深的老师:

       有一位和蔼可亲的苏校长,曾亲眼看到在解放日报头版报道过她的先进事迹 

       教语文的江老师最严格。很少看到她的笑容(现在想想,她有点象电影‘蝴蝶梦”中那个被火烧死的女管家)。上课除了拿教案,还多一把戒尺。凡是上课捣蛋或作业不教者,都会被她用戒尺打手心的,一般男同学挨打多。同学们都有点怕她。后来听说她是个老姑娘,教我们时已经40多岁了。

      对我兴趣爱好影响最大的数教美术和音乐的徐老师。她个子不高,和蔼、热情、活泼。每堂课都是精神饱满的鼓励同学们对艺术的追求。她备课非常认真,教学方法也很吸引学生。尤其是几乎每堂课她都会留出5分钟到10分钟时间给我们讲故事。这更让同学们老盼望着下一堂音乐课或美术课赶快到来。我对美术的兴趣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我是她经常在班里表杨绘画好的学生之一。有时候还把我叫到办公室具体指导。班级里的黑板报让我画报头、花边等。在她的鼓励下绘画成了我一生的爱好。

       学校的隔壁紧挨着玉佛寺。所以从小经常去那里玩,有时只要安远路临街的三个大拱门打开,就可以直接看到三座面对马路的巨大佛像。真正的玉佛是在寺院里面二楼的大堂里,是个漂亮的女卧佛。还经常可以看到打扮得金光闪耀,披着漂亮沙丽的印度女人到寺庙来参观。我一直奇怪那鼻翼上的金花花是怎么贴上去的?那金手镯、金脚环套着不累吗?

       几个难忘的同学:

     一个是住在离学校最近的女同学,叫包xx。经常去她家玩,进门就看到客厅里放着一架钢琴。它让我心动。她总是悄悄的带我到三层的小阁楼,拿出一个放满各种洋娃娃和玩具的大纸箱,让我和她一齐玩。然,刚玩一会儿就会听到楼下传来的微弱喊声:“囡囡啊!钢琴弹了伐啊!不要忘记噢!”我问:“啥咛啊!”她说:“阿拉嬷妈。”我说:“叫侬弹钢琴呢”她眉头一皱,说:“烦死了!天天盯牢我!“我说:”我倒老欢喜弹钢琴的,就是没琴,更没人教。“接着,又听到她妈妈在下面催了。她只好撅着嘴,气鼓鼓的从楼上下来。打开钢琴马马虎虎的弹起来。只听见上面又传来她妈妈的声音:”囡囡,好好较弹啊!这只曲子不是这样弹的。“我在一边听着好生羡慕哦!我说你妈妈怎么不下来,她告诉我:”妈妈长期病假,只能躺在床上。“啊!!  我可是从来没人管的哦!后来......几十年后我回到上海。再按我的记忆找到她家时,已经面目全非。楼下已经住着别的人家,她一家住在三层的小阁楼里。仅管地方小,却看到角落里的那个旧钢琴依然还在。她告诉我。当年她医学院毕业后因出生不好被分配到青海西宁市工作了30多年。退休回到了上海。说起小时侯的弹琴,她非常感谢妈妈啊!现在老了,钢琴成了她每天的消遣之一。

     一个是叫楚中圣的男同学。长得白净白净的,一双大眼睛特别精神。在班里学习很好,人缘也好,性格比较腼腆。因为历史老师讲春秋战国时的齐国和楚国关系非常好。于是同学们就调侃我和他很要好,其实我们就是玩得很好。他家住在江宁路上的一个日本式的公寓房大院子里。到他家里玩才真正知道日本式房间周围有很多壁橱,白天房间里的榻榻米是主要活动场所,晚上把被褥从壁橱里拿出来就是睡觉的地方。两个宽敞的阳台就是他家的书房,那宽大的写字台上,文房四宝一应俱全。高高的书柜里装满了许多花花绿绿的书籍。还有花架、鱼缸等。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看得出他是他们家的宠儿。我的门牙就是在玩捉迷藏被他抓到时,不小心磕在石头上掉了小半截,当时我大哭,流了一嘴的血,他害怕极了,一个劲的对不起,安慰我,从此,他对我一直很愧疚。因为7岁以后再也不可能换门牙了。我倒无所谓,只是不敢在人前大笑了。我的门牙一直缺一块。直到1985年去香港前才补上。退休回来后,去他家才知道因为他在大学里和一个女同学谈恋爱遭到父母的极力反对而精神失常。于是,退学在家,没有工作。有一天,他出走后再没有回来,从此没有了下落,唉!真可惜!多好的一个人被糟蹋了。

     还有一个女同学叫施x宁,就住在金城里。她是我们班打扮最时尚的小姑娘。给我们的印象是几乎每天的服装不重样!而且她的服装几乎可以和美国小影星秀兰.邓波尔媲美。件件做功讲究,色彩搭配和谐。尽管如此,可她一点都没有骄、娇之气。和同学们相处很好。后来才知道她有亲戚在香港,衣服都是亲戚们50年代初从香港寄过来或带过来的。回上海后按老地址找过她,结果有了与她联系的电话。然却因为种种事情耽搁了见面机会。

     时间太长了!小学毕业以后大家都分散到不同的中学,又随着国家的需要走上了全国各地不同的岗位,以后再没有相聚过。时隔半个多世纪,即使走在你对面的同学也已经不认识了。在步入古稀之年的今天,我只能祝贺那些还健在的同学们健康!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