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海安,光顾徐二烧饼米饼铺

标签:
海安市徐二米饼里下河风情稻米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 |
分类: 江风海韵 |
七律·有事海安,光顾徐二烧饼米饼铺
张荣生
三更惯是写吟时,
今晓店开鸡未啼。
里下河田千顷熟,
海安米饼百年奇。
祖宗启后承前技,
食客熙来攘往迷。
天下成功玄妙处,
多源劳碌曙微熹。

(2020-08-23早晨8-9点,口占于海安市海光西路-镇南路口东首。)
注释:
1.解题,诗为2020年8月23 日早晨,荣生于乘坐火车返回南通之前,前往海安市“徐二烧饼米饼店”,购买海安传统土特产品——海安米饼,因顾客众多,按照“先来后到”,在店门前依序排队;荣生因一次性需要购买20对(相当于“一整锅”的量,而每出一锅,需要间隔半小时),又不欲因此而耽搁他人购买,故而多次谦让,前后守候,逾一整小时。目睹该店货真价实、服务热情,求购者散而复聚、川流不息,感动寻思,有得而作。铺,读音pù,民间称呼小型作坊或小型商店为“铺子”,例如现代大作家茅盾(1896-1981)写有著名短篇小说《林家铺子》。
本诗主题:劳动人民是文学艺术的母亲;从事文学创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随时随地从最草根的实际生活里和最广大的劳动人民中汲取精神营养,采撷创作素材,开掘题材价值,提炼诗文主题,丰富创作源泉。(参见鲁迅《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载《鲁选》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116页)
2.首联,援引“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的古谚,运用对比手法,出句写自己,对句写店家,谓荣生在自己“耕文种诗”的领域里,自觉已经算是够“勤奋”的了;但是,比较起从事体力操作的、最广大的“劳动人民”来说,相形见绌,还是“迹近慵懒”的人。三更,旧时将一夜分成五更,半夜24点为三更。写吟,写文吟诗。晓,听闻,得知。鸡未啼,谓侵晨、凌晨;据店家徐老板自言,他每天凌晨三点钟就起床操作,3:40,出第一锅“海安米饼”。
3.颔联,切入主题,写海安米饼作为亘古及今、远近闻名的土特产品,是里下河地区水田稻作文化的物质凝结,承载着里下河地区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和进取精神。奇,为奇,江淮方言称呼人或物“品质好”、“受欢迎”,说作“为奇”。
4.颈联,承接颔联,续叙主题,聚焦“徐二”米饼铺,谓海安米饼作为具有顽强生命力的土特产品,实际上是江海平原大量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它的制作工艺各环节的分寸拿捏和工艺传授,并没有可以照抄照搬的“教科书”,而是以家族系统内部的“耳提面命”和“口耳相传”为传承主渠道,至今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作者个人的心机领悟、操作体验与经验积累;由于徐二老板禀性聪慧、善于总结,敬业耐苦、拿捏得当,故而产品质量上乘,底脆里糯、口味香甜,由此而远近闻名、门庭若市,食客络绎、供不应求。迷,比喻因爱好而沉醉。
5.尾联,即事议论抒情,生发、彰显主题思想,援引“天道酬勤”(此指技术熟练)、“商道酬信”(此指质量可靠)的民谚,谓徐二老板一家的成功,源于他们的勤力与耐劳;同理,生当承平盛世,荣生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也要做到“勤奋刻苦”、“精益求精”,才能使自己创作的诗文作品为读者所欢迎,并且陆续为新时代的中华文化宝库,不断增添有价值的新东西。玄妙,难以言说的奥妙。曙微熹,天刚放亮、旭日东升的时候,通称“晨光熹微”。

(关于“天道酬勤”的几则参考资料。参见1,牛顿名言:“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参见2,《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哪里有什么天才?我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参见3,毛泽东《我的一点意见》:“我是说主要地不是由于人们的天才,而是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参见4,毛泽东《在外地巡视期间同沿途各地负责人谈话纪要》:“我并不是不要说天才,天才就是比较聪明一点。天才不是靠一个人靠几个人,天才是靠一个党,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天才是靠群众智慧,集体智慧。”载《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115页,第2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