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不会反弹!!!
(2019-01-06 20:40:33)
标签:
股票 |
会不会有个反弹,我觉得有个很大前提,就是1月7日-8日中美将举行经贸问题副部长级磋商,中美在此前商定的90天期限内能够达成经贸协议!继续推演,然后达成经贸协议有个前提就是美国经济不好,最近美国制造业PMI下行显著,降到15个月新低,美联储的表达也开始转向鸽派。所以反弹的可能是存在的。但是但是,走势预期看三类:一是趋势,二是结构,三是节奏!趋势跟结构上,弱势是缓跌急涨,熊市特征跟结构明显,节奏上一把上了2500也恐怕没优势,没很好的交易机会了,只有捕捉小确幸!小机会了!
降准是宽货币,宽货币无法向宽信用传导,一直淤积在银行间有类流动性陷阱的环境。宽货币到一定时间以后宽信用是会出现的,这是过去好几次政策放宽之后自然而然习惯性的经验。从习惯性经验来说无非是时间问题,半年还是三季度,现在来讲从去年第一次降准算起到现在有一年了,从去年4月扩大内需到现在也有三个季度了,从7月23日国务院会议明确要托底稳增长,包括7月31日的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明确要六个稳到现在也有半年时间了,传导是不是该起到效果了。特别是近期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一季度地方债发行一旦启动,各家金融机构又要开门红,大家觉得宽信用的影响是不是该逐步显现了。
所以,毫无疑问主要目标是为了疏通货币传导、宽信用,降准其实强化了社融增速见底(宽信用)的可能性,社融增速(宽信用)已进入筑底阶段,我们前面预计在2019年1季度前后企稳;经济的底部,滞后信用环境的拐点2-3个季度。
然后股市往往提前经济短期底部半年,也就是符合我前期表达的,也许2019年3季度会迎来第一次股票市场的贝塔机会,向上的机会。
另外,央行在解读里讲得很清楚,就是为了降成本,最终为了降低实体经济的成本,但首先要从融资成本上着手。需要说的是,大家都知道一季度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里有明确的部署,就是要扩大专项债的发行,并且提前在一季度执行。地方债的发行规模是4.7万亿。考虑到现在稳增长的需求,国债、地方债加在一起,如果再考虑铁道债,整个准利率品种的供给量在2019年相当之大。供给越大越越需要更宽松的货币条件进行缓释或者对冲。
从行业层面来看,消费、蓝筹等板块景气高点已于2018年三季度出现,预计景气的拐点的出现至少需等待两个季度,总体机会不多。小确幸里提到了黄金、北斗、传媒等,这里再强调下传媒。蓝筹股里的资金出来,看到指数不断新低,然后会不断的试错这个市场,同时类似东方通信这样的旗杆树在那,给市场期待,信心就是靠这么一点一点的磨出来,目前这种状态能维持半年,市场就会有活水来了。
没有提特高压投资铁公鸡,经济差的时候,各种流言蜚语,逆周期又是计划经济的意思,本来就是逆周期调节过度导致的问题,再用逆周期调节去解决,能解决么。
光线传媒挺不错,提了后,周五也没打脸,就是一下反弹三成了,现在业内有钱的只有光线了,而且在三到五年内光线将是业内全场产业链最完善的电影公司。
展开来说,光线很好的抓住了过去3-5年中国电影这一轮发展的红利期。从《泰囧》、《心花路放》到《致青春》、《美人鱼》,光线传媒经常推出票房超预期的电影。其实光线的强项不是拍大片,而是3-8亿票房的电影。如果把票房排行从Top60拉到Top100,你会发现《致青春》、《大闹天竺》、《分手大师》、《恶棍天使》、《唐人街探案》、《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超时空同居》、《后来的我们》等这些票房5-10亿的电影都有光线参与出品和发行。投资预算控制在一个亿之内,票房超过3个亿就赚,超过5个亿投资回报就很高。这个和光线创始人王长田的风格有关系,王长田做电视节目出身,一开始就要考虑收视率,广告投放的商业因素,相对比较商业化。曾经光线频繁推出青春片备受诟病,我倒觉得没有必要,电影本身娱乐化就是很重要的因素,何况通过电影讲道理不同的受众大家的理解也不一样,每个阶层都有自己更适用的道理可讲。光线上市之后加大电影投资和制作、发行,这几年突飞猛进,这和王长田在影视行业的系统布局有关。这几年的喜剧新星王宝强,黄渤,徐峥,邓超和光线合作的都不错,毕竟赚钱才是硬道理啊。
另外近几年比较抢风头的新丽,儒意,欢喜,亭东,开心麻花等大多与光线或猫眼有过合作。光线在大影视行业的投资布局卓见成效,覆盖了制作,院线,宣发,销售,包含动漫、技术孵化,以及行业内容公司的关联投资。具体说光线控股通过光线传媒和猫眼微影实现业务双轮驱动:1.
猫眼借助股东腾讯、美团的流量导入,为影视发行、上映、销售导流,稳定投资回报;2.
通过与行业内容制作公司合纵连横,不断挖掘新的创意内容,满足时代娱乐需求,保持高频率和高质量的作品制作
团队看似保守,实则稳健,多思少动,规避风险,谋求长远发展,谋求持续胜利!是个可以跑出来的长期长跑冠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