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毅谈
首先说大家关心的医药股,买个医药股碰到领导离职,又回到原研至上,很可能走老路,外资药企和领导的关系那是不一般,搞掉一个碍事人,也很正常,从侧面也反应出,我们国内的药企经不起推敲,进口替代步伐会放缓,但垃圾药和吃人疫苗感觉不太会有生存价值,话说卖药可比贩毒来钱快,谁碍事就要他命了,这两天大家不是在谈红芯浏览器,其实国内创新药也是这个概念,有些人把别人的的片型换成了胶囊,就叫自主创新。但估计医疗服务影响不大,但药物这块,估计创新药会放缓,原研药至上,进口替代也会放缓。也许也许。
另外,了解的情况,各地政府年内试点老旧商圈建改康养,然后年内推动癌症大病早诊早治,把治病放到提前诊断,把康养变成实业一部分,接力传统商业的下滑!
至于毕局长,吃瓜群众们不知道的真相是这次长生被彻查的关键因素—国家局的“飞行检查”,正是来自于毕井泉上任后的锐意改革。毕井泉在任几年中强监管、推创新,可以说几乎以一己之力把中国的医药和医疗改革推上正确的轨道。
在整个经济下滑颓势中,正是由于毕井泉就任后主导的一系列改革,使得生命科学大健康领域成为数不多的亮点,大批科学家回到祖国从事科研,大量市场化的资本投入,一批中国研发的世界领先的新药正在面世,港股甚至都为此推出了专门的生物医药新政。可以说,毕井泉才是中国的药神。
A股的问题是很多事情的立足点问题,比如正常给补贴激励生育,流氓勒索不生育的人!想要猪肥一点,你多撒点饲料都不行,还叫猪自己出饲料钱。
今天资本市场最励志的口号:今天的绿水青山,就是明天的金山银山! 还是那个看法,指数继续下行,如果创业板跌破1400,那么赌博心理的投资者会变多,市场机会将会增加!
土耳其危机可能是A股的试金石,看似是新增的事件性冲击,但其来龙去脉并未偏离原有的分析框架,实际上是中长期问题在短期的一次集中体现。我们讨论过困扰A股的中长期问题主要是两个方面:对外,全球流动性收紧是驱动大类资产表现的主要矛盾,这种情况下新兴市场国家的不稳定性提升,土耳其危机其实是偶然中的必然。土耳其危机的核心是低效率举外债,制造业竞争力并未有效提升。中国的情况不可比,但土耳其危机客观强化了投资者对国内低效率加杠杆,低效率投资的担忧,使得改革的期盼更加殷切。所以土耳其危机并未改变A股市场的主要矛盾,相反这样的一个事件性因素的后续发酵,有助于我们观察A股消化中长期风险的进程。我们相信,随着A股市场逐渐迫近历史高性价比区域,A股对于事件性冲击的反映将逐步钝化,所以说,土耳其危机是A股的试金石。
另外,据说在9.15号前对外国资本全面开放包括股市在内的金融市场,否则将对5000亿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国内可能反着报道,外资高举高打,保险、券商领域,可能会有涉及,国内部分券商股随着行业分级后,头部公司体现出相对优势,无非最大的问题就是股票质押的风险没有计提坏账准备。
另外,消费行业的进口替代机会,类似比如某天我们自己的牛奶企业可以吃了,我们的红酒赶上澳洲的奔富了,这样的消费机会,就在你我身边,欢迎讨论!
另外,猪疫情大面积爆发后,猪价先跌后涨,供应短期减少,猪价起来会比预期更快,所以是否有好的买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