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经济与独角兽们
(2018-03-02 08:53:28)关于新经济与独角兽们
网传,中信银行暂停北京200万元以上个人住房抵押贷!可能还是银行没有贷款额度,这只是一个产品被暂停了一下,但是被新闻拉出来做重点宣传了!另外操作上,有个存量和新增的区别,还有外省其他银行都接受北京的住宅抵押的,所以这个消息里面可能有很多细节问题!常态说,对银行而言最好的担保措施就是一线城市的住宅抵押!但不管怎么说,如真則代表某种信号!房子是住的!资金去股市吧。
看法一,内生成长有限;
成长的核心是什么?是成长。
我说了一句废话。
成长的魅力在于持续扩张的巨大市场空间,以及或爆发式或持久式的业绩增长。爆发式的需求来自于何处?个人认为,是技术的进步和商业模式的变化。
2013~2015年成长股大牛市,很多人归结为并购,然而,我们分析过,那一轮牛市最核心的是3G的落地到4G的爆发,通讯速度的大幅提升带来了大量商业模式和产品的爆发,我们迎来了一轮以“流量”为核心的巨大成长空间。我们的生活在2013-2015年被彻底改变。那一轮的移动互联网孕育了许多超级大牛股。4G和互联网大提速带来的红利不在后,大部分牛股被打回了原形。
回归历史总是简单,站在2013年那个时间节点,谁会知道生活会变成今天这样?现在也如此,当前是后4G和pre 5g时代的真空期,看不到爆款产品、爆款应用,看不到新商业模式,智能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大平台,销量大幅下滑。成长股正面临最大的困境。
好在,5G快要来了。目前5G并没有革命性技术的突破。为什么我们还是很期待?市场也讨论的比较多,关在在于——速度。4G将通信速度提升一个数量级。而当前所有的应用,无论是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VR/AR、智能驾驶,都需要我们的带宽在增加一个数量级。
所以,5G用什么技术实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把传输速率给我提高一个数量级。
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VR/AR、智能驾驶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答案是,海量数据。数据不仅仅产生于人,而是产生于数以百亿级的物,万物互联到底会带来怎样的社会变革?我看不清,但是我知道一定会有。
从5g牌照发放开始,我们将会进入 数据红利时代,我把这个时代,又叫做“智联网时代”
但是,5g要拉动人工智能,还是显得慢了一点,什么时候进入t时代,也许人工智能才可以真正落地。
另外,国内后面真要跟港交所pk的,其实是创新药,临床一期就类ipo,那么好的创新药企业就要去港股了;tmt科技类的已经成定局了,市场赛道已经封闭,热闹的现在都是补充市场,核心的还是bat,已经是定局了。
所以市场无非间歇性放一放小股票而已,独角兽都回来了,垃圾小股还有啥机会,郭当年的银行股一枝独秀都丢在脑后了?大量资金会被吸纳到独角兽里面了!
一定要选择a股潜在独角兽…… 无非去年从传统产业找独角兽,今年从新经济里找龙头企业!都是集中度提高的过程!
就是市场跟资金而言,那些大票,每个都是1000多亿市值,随便腾挪点流动性,国内创业板垃圾股为主,好的公司那么几个,不算业绩,就光提赛道提卡位的也就那么几个公司,真心流动的筹码不多,随便过来点钱,就可以把创业板的好公司打上天,跌的时候会踩踏,涨的时候也会挤兑。
创业板在指数顶到压力集聚区1792,144均线在1800,这里难以一次突破,等回踩后择机进场,预计调整的空间在74-100点左右,回调都是买点!
潜在机会;
中国人缺的就是能源,所以我们大力发展替代能源,但总体上替代能源占比还是很低;中国的新能源企业,已经在全球都是有号召力的,所以所谓的找互联网世界的独角兽们,不如好好挖掘身边的潜在独角兽,这些替代能源公司,其实具备这样的潜质。类似隆基,在前期已经摸到了1000亿市值,具备这样的潜质,金风在风电领域也是如此,钴、锂的话,全球最近几年大买家都是我们中国人。
当然工业互联网是行情的灵魂之一,首板靠理解 二板看氛围 三板要防炸 四板随便上……有些时候这热点就靠大家情绪激动!
当然,参股独角兽的只能说风口,姑且假装high一把,参股独角兽,这个主题炒作里的股票基本面的安全性不如50,估计会积聚风险!
附录:部分卡到合适赛道或参控股独角兽企业名单~
中科曙光、隆基股份、黄河旋风、科大讯飞、金风科技、安科生物、迪安诊断、华大基因、精达股份、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