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坏人想做空
1.最严减持禁令4月8日到期,是误读;2016年1月9日起,上市公司大股东此后任意连续三个月内通过证券市场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从4月8日起,下一轮的三个月内,你也不能减持超过1%。1月9日施行,没有期限,是永久性的,除非有新制度替代。
这个规定也接近于美国对5%以上股东的减持规定。
美国1933年颁布的《144号条例》规定,“抛售前必须公布证券发行方的最新信息、一年锁定期满后,每三个月可以出售的股份数额不能超过同类已发行股份的1%或四周内平均周交易量的较大者,另外要求高管、董事等人员每三个月的总交易额大于5万美元或交易量大于5000股,须向证监会提交书面申请。”
好了,就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辟谣,个人觉得到时候可能会有一批自媒体号乱发文,大家注意一下就好咯。
2.债转股。
债转股本质上是在玩资产负债表的把戏!首先是实行债转股的公司,肯定是受益方,利息不用付,债务不用还,公司财务压力暴减,千言万语只有一个字,爽。
其次是银行,通常企业破产清算的话,债务偿还率都在40%一下,意思就是你借出去100万,公司完蛋了最后差不多只能还你不到40万。债转股的话就不用打折了,100万债务就能换成100万股票,但债务转成股票就等于放弃了优先偿还权。
所谓优先偿还权,就是破产清算的时候,有钱先还给债主,有剩下的话(通常都没有的)再分给股东。债转股后债主和股东优先级就一样了,万一企业破产大家不分先后,平等分钱。
所以结论出来了:
1、公司债转股后经营好转,那么银行债转股是赚到了,而股东是吃亏的,权益被稀释了。
2、公司债转股后仍然破产了,那么银行债转股就亏了,无法享受优先偿还,和股东平等分钱。
债转股本质上是债主和股东对企业未来经营的一次对赌,但实际上这种玩法,基本是颠覆了正常经济的“优胜劣汰”规则,而是逆向淘汰。有了债转股作为后盾,亏损企业不再拼命努力如何将企业扭亏转盈,大不了放贷放成股东,大家一起high。可以说,债转权整体降低了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既不利于压缩过剩产能和结构调整,也难以实现债转股后企业经营状况的真正改善。
继续提示关注“通道收缩反推上市平台资本运作动能(民企&国企)” 由于上市通道收缩,越来越多优质企业希望借助上市平台进行资产证券化;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能够进行兼并重组、并购转型的可选标的大幅增加。上市平台转型动力提升、转型可选标的增加、转型议价力提高.
建议关注:1.民营企业:①壳资源:天兴仪表、江泉实业;②存在转型预期:开元仪器、玉龙股份、明牌珠宝、好当家、浙江美大、澳洋顺昌、松发股份等;2.国企:上市通道收紧但国企改革资产证券化率要求依然存在,倒逼寻找体制内壳资源:湘邮科技、兰生股份、津劝业、北京城乡。
反正市值在35亿以下的,统统都是宝!!!!
PS:
一些噪音:
1.美联储党组成员开始公开批评耶伦这个党组书记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了。波士顿联储主席:加息将比市场预期更快更多!
2. 我的微博只有可怜的1万粉丝,这数量连点商业价值都没有。如果我当初多拍几次点位,估计现在5万粉丝肯定有了。如果我发誓说拍不对我就裸奔,估计50万粉丝肯定有了。节操是流量大敌。
微薄:搜索“林毅没有V”
微薄:搜索“林毅没有V”
微薄:搜索“林毅没有V”
微薄:搜索“林毅没有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