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毅言一语】九月辞去十月来

(2008-09-28 14:40:27)
标签:

股票

【毅言一语】九月辞去十月来

Ps:以后的博客将以这样的经济杂谈策略报告形式跟每日的简短的操作提示为主。本文为笔者团队给内部投资朋友的十月简评。

市场看法及投资策略

关于18002000点附近的底部区间理解:

我们认为18002000点附近为政策底、估值底和市场底,但不是基本面底。

从政策的角度,针对经济下行政府进行了及时的宏观调控转向。虽然我们认为宏观调控转向并不能改变经济下行的方向,但是从资金和预期长期收益率的角度看,我们有理由看好虚拟经济。正是因为经济处于下行阶段,即使央行放松银根,也难改银行和企业双向惜贷的趋势,而放出来的资金需要寻求出口,从长期收益率看,除债券外已经硬着陆的A股市场无疑是较好的方向选择。

针对市场供需方面,国资委的表态和汇金的注资,有助于市场改变一定的大小非减持的预期。我们之前的研究一直在讲,只有实业资本认同公司价值的时候,大小非压力将真正减轻。而国资委和汇金的表态,虽然具备一定的行政色彩,但是,拥有大头的国有大非开始回购公司股票时,应该也属于实业资本对当前市场价值的认同,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应该再将大小非看成市场猛虎。

从估值的角度,不到17倍的静态PE2.45倍的PB实在不算贵,许多行业已经跌到了历史最低估值位置。即使是我们不看好的银行,在上周四,已经有南京银行为1.3PB,北京银行1.5PB,如果重建一个北京银行或南京银行,1.5倍的PB够吗?!

从市场下跌的时间和幅度看,11个月下跌71%A股市场无疑是一场罕见的大股灾。

在大股灾的底部,政策将起决定性作用,将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的起点:

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从1929年开始下跌,3年下跌88%。在美国大股灾市场失灵之时,政府政府适时干预经济和股市是成功的。香港应对金融危机经验告诉我们:在金融市场出现信心崩溃之时,政府主动出手,可以极大地提振市场信心,避免市场崩溃造成的巨大损失。

988月,港府动用960亿外汇和土地基金,成功扭转股市颓势

由于目前市场悲观情绪严重,市场仍存在反复,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在市场关键时刻的政府的有形之手,我们相信政府还将有一系列扶持市场的政策,尤其是十月的三中全会和十一月的经济工作会议,将给未来经济和市场定调。

未来市场趋势理解:

我们认为未来市场已基本没有系统性估值下行风险,市场未来的风险来自于非系统性风险的持续释放。未来市场经过系统性估值回归修复后,市场调整的斜率将改变,市场将进入相对较长时间(半年到一年)的震荡筑底阶段,该阶段结构性机会和结构性风险并存。

结构性机会:

1 持续稳定增长公司的纠错机会

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释放过程中,无论周期性行业还是稳定增长类公司都往PEPB的估值底限上打,甚至不少稳定增长公司也会用PB估值指标。在这个系统性风险释放的过程中,不少具备持续稳定增长类公司被错杀。因此,这类公司未来的估值体系应回归到正常的水平,也就是用合理的PE或者PEG进行这些公司的估值,而PEG中的G应该用35年的复合增长。这类公司更多的存在于医药和零售中,尤其是中药、医药商业、零售中的百货、信息服务及通信设备等,食品饮料行业基本面稳定,但估值并不便宜,所以要自下而上的选择公司。总之,投资的方向为好公司好价格。

2 主题投资和资产重组

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虚拟市场中最具魅力的为主题投资和资产重组。这类机会基金很难把握,但是从大方向上我们还是能寻到一定的轨迹的。

主题投资:上海世博主题、上海本地股购并整合、天津主题投资(到八月份,固定资产投资能持续增长的地区为天津)

资产重组:在各周期行业处于下行往周期低谷时,往往是行业内整合的好时机,那些具有充分现金流的企业将在行业低谷有很强的整合能力。因此,我们需要重点关注各行业内的优势企业(自由现金流指标很有效),以及有可能被购并标的。

3、重点关注有大股东回购公司股份的上市公司

结构性风险:

未来市场的结构性风险仍来自于经济下行对整个周期性行业的下行风险。房地产市场最坏的时期还未到来,整个投资链条仍处于高位下行阶段,同时,相关服务业,如银行和交通运输业都处于行业高位下行阶段,最坏的时期还未到来。

投资策略:

由于笔者认为市场系统性风险已基本释放,不建议过多的做仓位管理,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精选个股投资上。

市场经过系统性反弹修复后,先坚定的减持存在结构性风险的行业和公司,后进行重点品种的重仓配置。由于经济处于下行阶段,能保持稳定增长的公司并不多,因此,建议投资放弃行业配置策略,相对集中持股。

这也就要求投资研究工作做到位,对于重点投资品种,只有经过扎实的研究调研,投研充分的讨论来确定。

由于未来市场是结构性市场,也就意味着未来业绩将分化,具备较强的市场判断和选股能力的朋友将超越大盘走出低谷,因此,未来市场将是真正考验我们投资研究能力的时候,研究创造价值将得到充分的体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