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法译唐悯农诗
《锄禾》
〖编者按〗近日,《法语之友乐园》Club des Amis du Français 网站(http://frenchfriend.cn/)和博客收到了伟嘉先生尝试翻译的这篇唐诗译稿,现刊登如下,供各位同行和对法语感兴趣的网民朋友参阅。
此前,我们曾发表伟嘉先生的另一法译唐诗《清明》,该译作以其新颖的法语诠释、压韵结构和独特的文笔引起了不少读者的注意,纷纷加以转载。我们在此一并向译者表示感谢。同时,希望转载者今后注明出处,以示对原译者的尊重。
《锄禾》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Binage de la terre
Par Li Shen(772-846), poète de la
dynastie des Tang
Le paysan bine la terre sous un soleil au
zénith,
La
sueur tombe goutte à goute au pied des plantes.
Qui
sait le prix de son repas sur le plateau?
Chaque
grain provient d'un dur labeur certes.
(Traduit en français par Wei Jia)
原作背景介绍
这首唐诗读乃妇孺皆知的佳句。其作者是唐朝诗人李绅。李绅(772-846),字公垂,原籍无锡,元和进士,为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一位倡导者和实践者,与著名文人白居易、元稹等交往甚密。元稹赞扬李绅道:“予友李公垂,贶予乐府新题二十首,雅有所谓,不虚为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李绅的诗风,从“锄禾日当午”名篇中可见一斑。《全唐诗》收录李绅的诗,题《古风二首》(即《悯农二首》),之一就是“锄禾日当午”,另一首文字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两首诗内容近似。
关于《锄禾》诗的作者,另有说法是聂夷中。印宋刻本《全芳备祖》列“锄禾”诗于聂夷中名下,所辑《田家二首》诗全文曰:“父耕原上田,子削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山;谁念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而此书在李绅名下仅收录“春种一粒粟”等四句,可见古人把这首诗判归了聂夷中。聂夷中(837-?),字坦之,咸通进士。《唐诗纪事》说:“(聂夷中)奋身草泽,备尝辛楚,尤为清苦。”聂夷中出身贫寒,入仕后仅做过县尉小吏,较为了解农民的疾苦,故能写出贴近其生活的诗句。《全唐文》共收聂夷中诗一卷,诸如《田家》这类题材的诗歌占了四分之一。
目前,学界一般认为《锄禾》诗的作者是李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