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州车陂村的旧祠堂(一)

(2009-01-13 22:35:26)
标签:

车陂村

晴川苏公祠

祠堂

分类: 广州乡土

    我之所以到广州著名的城中村车陂村,最主要原因是因为那里有一块南海先贤明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方献夫所书的石匾,为了考察一下这块“郝氏宗祠”石匾的保存状况,很早就计划了这次行程。08年11月中,我要到广州的尼康维修中心取回我送修后完成维修的相机,当天到广州天河,中午时分取机后,在正佳广场坐上了公交车约半小时后就直到了车陂村,在车陂村口吃过午餐后,就开始了我的车陂村之旅。

    由于车陂村还有数间彼出名的古祠堂,既然来到,当然要游历一番。

 

    晴川苏公祠是为纪念苏东坡的孙儿宋朝太尉苏绍箕(号晴川)而建的,建于明宪宗成化年间,距今已540多年,现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祠堂前树了两块石碑,分别为《晴川苏公祠简介》和《苏晴川历史简介》,大门上的石额是清嘉庆年间进士苏献琛所书,祠内有一苏东坡所书的“祖堂”木匾,是车陂村苏氏后人到四川眉山复制而成的。

广州车陂村的旧祠堂(一)

广州车陂村的旧祠堂(一)

广州车陂村的旧祠堂(一)

广州车陂村的旧祠堂(一)

广州车陂村的旧祠堂(一)
    尚书王公祠是纪念抗元英雄南宋兵部尚书王道夫而建的,建于明朝永乐年间,重修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祠堂为传统砖木结构,两廊三厅两天井,总宽28.5米,长36.8米,面积1048.8千方米。祠堂门匾上书“尚书王公祠”。右有小字“宋忠勋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讳道夫祠光绪癸卯年重修”。左边小字“乾隆六十年岁次乙卯季夏吉旦重修”。两旁有宋代达官雕像。门楣雕花处有“省城会仙街潘润记造”小字。祠堂第二大厅的石阶两旁有石栏屏风雕刻。屏风为白色大理石,两旁各四块,每块长0.3米,宽0.6米,上雕花瓶、葫芦等图案。
    王道夫(1235~1279年),字以行,号见雷,袓籍山西太原,1276年落户到车陂,王道夫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进士,后为南宋末年广州转运使,曾与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凌震、张镇孙等人率兵抗元。现该祠堂附近还有其后人居住。

广州车陂村的旧祠堂(一)

广州车陂村的旧祠堂(一)

广州车陂村的旧祠堂(一)

广州车陂村的旧祠堂(一)

广州车陂村的旧祠堂(一)

广州车陂村的旧祠堂(一)
广州车陂村的旧祠堂(一)广州车陂村的旧祠堂(一)广州车陂村的旧祠堂(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