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2008-01-26 21:26:15)
标签:

塱心

谭家村

谭宗浚

榜眼

旗杆夹

分类: 南海乡土
  对于丹灶塱心谭家村,我其实了解不多,只是很早以前就知道那里有一对保存完好的清同治十三年榜眼南海谭宗浚的旗杆夹。历代的科举制度中,广东籍高中的状元、榜眼、探花屈指可数,而至今保存完好的状元、榜眼或探花的旗杆夹更是少之又少,花都花山镇平山村现还保存一对完好的清代广东状元顺德梁耀枢的状元旗杆夹之外,谭家村一对完好的谭宗浚榜眼旗杆夹也是极之珍贵的。而谭宗浚父子更是闻名海内外的北京官府菜“谭家菜”的创始人。在樵丹路中段西樵往丹灶方向右转入塱心路口约一公里就到谭家村了。谭家村是我到丹灶拍摄的第一站,以后会接着到孔边村、良登村、苏村、沙水村、上林村等。丹灶上林村还曾出了另一个清咸丰十年南海籍榜眼林彭年,听说当地也修复了林彭年钦点榜眼及第的旗杆夹石,到时看看就知道了。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进入谭家村,就看到在重修不久的谭氏宗祠前的一对谭宗浚的榜眼旗杆夹。当日天气很好,阳光灿烂,天上一直有很多大鸟在飞来飞去,我当时也没注意到,回来后看照片才发觉照片中天空怎么总是有那么多鸟。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祠堂右边的旗杆夹,保存基本完整。旗杆夹顶端有一对石狮子,旗杆夹下面带有石雕基座,基座四面都有浮雕,四面有雕有丹凤朝阳双龙戏珠等不同的图案,底部再雕有花纹。这就是中国科举制度最高等级的功名石。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榜眼旗杆夹基座的浮雕,时至今日,依然栩栩如生。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旗杆夹石上依然清晰可辨的文字:同治甲戌科进士殿试钦点榜眼及第授职翰林院编修谭宗浚立。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祠堂左边另一个的榜眼旗杆夹,榜眼旗杆夹基座左边有十多块的用铁栏围着的举人旗杆夹石,基座右边也有两块旗杆夹石。由于当天有一辆小车停了在这个旗杆夹基座的前面,所以当时拍摄环境不理想。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基座左边共有4层11个的举人旗杆夹石,旗杆夹石上被附近居民的放了棉被晒太阳,我牵起棉被的一角拍下的举人旗杆夹石的照片。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基座右边的两块旗杆夹石,石刻字体依稀可认。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拍完旗杆夹,沿着大街走去,古建筑都有不少,一路沿途拍摄一些祖祠和书舍。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大街末尾还有一间文武庙,数名村民正在文武庙门前看报卖菜。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文武庙前面的石雕围栏,浮雕非常精美,围栏上的石刻文字说明这是清光绪年间的建筑。
 

谭宗浚1846年1888年)原名懋安,字叔裕,广东南海县人,是清末的一位政府官员,诗人和美食家,谭家菜的创始人。其父大学士谭莹(1800—1871)是一位教育家和藏书家。谭宗浚八岁作《人字柳赋》,16岁(咸丰11年)中举人,于1874年的科举殿试考中榜眼,成为北京翰林院编修,加侍读衔。1876年充四川督学,在任满时选学生的诗文编成《蜀秀集》。1882年,谭宗浚担任江南乡试的副考官,1885年离京外任云南粮储道,1888年回乡途中去世于广西隆安他是清末岭南有名的诗人之一;爱好藏书,最多时自称有十二万卷。去世后,其子谭瑑青为了补贴家用,将其家宴菜肴发展并变相对外营业,称为谭家菜。

 昔日荣耀之地-丹灶谭家村

谭宗浚书法作品

谭家菜

  谭家菜是中国最著名的官府菜之一,由清末官僚谭宗浚的家人所创。谭氏为广东人,一生酷爱珍馐美味,他与儿子谭祖任刻意饮食并以重金礼聘京师名厨,得其烹饪技艺,将广东菜与北京菜相结合而自成一派。
  谭家菜咸甜适口,南北均宜,调料讲究原汁原味,制作讲究火候足、下料狠,菜肴软烂、因而味道鲜美、质地软嫩。
  谭家菜近两百种佳肴,其海味菜最为有名,尤其是谭家菜中的清汤燕菜更有其独道之处。此菜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是唯一保存下来由北京饭店独家经营的著名官府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