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九江烟桥村 |
分类: 南海乡土 |
烟桥村位于南海九江镇烟南,于明代正统十四年(1450年)建村,因布局如一展翅飞燕,旧称燕桥村。村口长木桥原名“燕桥”,因终年水汽蒸腾,雾气缭绕,清乾隆年间已有“烟桥”之称,久而久之,村子亦改名为“烟桥村”。

村口古榕附近的何氏六世祖祠,是佛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烟桥村原有六间祠堂中惟一幸存的。六世祖祠重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现在保留的是清末重修后的原貌。何氏六世祖祠题额为顺德梁骝藻所书,原本祠堂两侧有一对联:云初仪水部,旌表重烟桥,但不知什么原因,参观时看到已被取下。祠堂里有清嘉庆年间兵部主事何文绮夫妇挂像及有清代广东探花顺德李文田题匾“惇叙堂”。
旌表节孝牌坊
建于清道光年间.以花岗岩构筑,四柱三间冲天式,高5.42M,6.95M,1.72M.右间刻有"百世",左间刻有"流芳",中间为"旌表节孝",竖刻"道光元年(1821)六月为处士何蕴斯之妻节妇何程氏建".据族谱记载,何蕴斯之妻程氏在其夫去世后克守妇道,守义四十年.其夫弟何文绮在京师为官,留下其长子给程氏抚养,程氏视若己出.其行闻于朝,道光元年(1821)文绮奉旨建坊旌表."
烟桥名人-
何文绮 清朝兵部主事
何文绮曾于清嘉庆年间任兵部主事。数年后告假返乡,执教广州,因其学问甚高,各地官员争相把子女送入门下,其学生多有成才。与林则徐交情甚深。三元里起义失败后,何文绮愤而作诗18首,其中一句为“不废一钱兵亦足,飞将军在复何如”,表示对朝廷镇压起义的不满之情。两袖清风,返回烟桥,主持族务,重修六世宗祠,申建节孝牌坊,敦教乡人,振兴烟桥何氏。朱九江未中举前,曾每年步行1个多小时,到烟桥找何文绮把酒论诗,可谓其入室弟子。
何丹山 七十二峰山人
原名何苯(1807——1883),号西樵老人,又号七十二峰山人,南海九江烟桥人。幼年家贫,性聪慧,自学绘画技法。取法新罗山人,尤擅翎毛,工于竹树鹩哥。晚年所画桃花柳燕小幅,只以赭色点桃,画极淡雅。尝论画不难于描绘,而难于命意,结构布局次之,点缀又次之。其作画重视观察自然,取材现实。晚年隐居于西樵,在山中设“碧云画楼”,摹景写生,开岭南画人点染南国风光之先。西樵山翠岩壁上有他刻下的七绝诗一首。
前一篇:烟桥村何氏六世祖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