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互联网创业:昔日融资王今日之命运

(2009-10-10 10:50:14)
标签:

互联网创业

融资

ipo

it

分类: 互联网
    互联网创业融资是不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安全?

   有一组很有意思的数据,根据VentureSource的数据库,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目前,获风险投资总额超过1亿美元的消费级互联网公司共有25家。其中包括最近最热的Twitter(由于Facebook资金大多来自于债务融资和企业投资,因此没被列入此名单。)

在这25家公司中,其中已经破产的公司达到了9家,比例高达36%,也就是说,这些风险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的公司中每三家至少一家最终的结局是破产。而这些企业大多都是在96-99年间成立的,公司的生命不到10年。其中电子商务网站webvan融资高达4亿多美元,是迄今为止,风险融资额最大的公司,不幸的是,在它成立仅仅5年后,也就是2001年走向破产。

而另外8家公司,则被收购,比例达到32%,目前仍然私有的公司有7家,也就是没有上市的公司,比例在27%。而目前为止,虽然曾经有几家公司曾进行过IPO,但只有一家公司在公开市场交易,就是Netflix,比例仅为4%

互联网创业是非常有激情,也容易得到大批资本的追捧,相对于其他行业也更有机会,但是这组数据也明显地说明了一个问题,资本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了一定的资金,比其他人拥有了更多的竞争优势,但是并不意味着有了资本就是安全的,最终还是由用户的需求来决定,由用户以购买或使用与否来投票决定企业的命运,任何时候都要从用户的需求趋势和市场趋势而去运营,只有符合商业理性的公司,只有良好管理运营的公司,才能最终取成功。资金永远只是互联网创业的一部分而已。

互联网创业最终要回归行业本身,虚的泡沫最终会破没,只有实实在在的用户需求,只有刚性的用户需求,才能支撑大的互联网公司,只有实现了用户的价值,才能给资本以真正的回报。不能创造客户的价值,也最终不会有真正的长远的资本回报(文/黄亮新)

附录:融资超过1亿美元的25家公司:

公司名称   融资额(百万美元)  创立时间   状态
 
Webvan     441                 1996       破产
 
Home Away  396                 2004       私有
 
Buy.com    225                 1997       私有
 
PayPal     213                 1999       被eBay收购
 
Kozmo.com  204                 1997       破产
 
Priceline Web House Club190    1999       破产
 
HomeGrocer.com          169    1997       被Webvan收购
 
Twitter                 155    2006       私有
 
StarMedia Network       137    1996       被法国电信收购
 
RealNames               134    1996       破产
 
eStyle                  133    1998       破产
 
Upromise                133    2000       被Sallie Mae收购
 
USA.Net                 132    1991       被Perimeter eSecurity收购
 
iMotors                 128    1991       破产
 
Glam Media              124    2004       私有
 
Bill Me Later           123    2000       被eBay收购
 
800.com                 121    1997       破产
 
Listen.com              117    1998       被RealNetworks收购
 
Autolines               114    1997       破产
 
eHarmony                113    2000       私有
 
Pets.com                111    1999       破产
 
LinkedIn                103    2003       私有
 
Traffic.com             102    1998       被Navteq收购
 
Netflix                 102    1997       上市公司
 
ThirdAge                101    1996       私有
 
          (资料来源:新浪科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