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不是我提出来的,是意大利声乐教授carmela
stara在与我的交谈中推测的,很有意思。这主要是我国有近13亿的人口,如果按照以万分之一 的比率来算,确实可能有这么多的好声音或有特色的声音。
歌剧的角色不同就需要有不同特点的声音去扮演。在意大利特别讲究你的声音适合唱什么,要对号入座,一般情况一种声音不是什么作品都适合的,这值得我们思考。比如很多男高音都喜欢唱今夜无人入睡,但其实很多人的声音并不适合唱这首作品,也许他们更适合唱莫扎特或别的作曲家的作品和角色。为什么要穿不合脚的鞋呢。艺术的伟大在于有特点。
很多有过留学经历的朋友们,都会发现欧洲很多歌手的技巧或声音并不是个个一流,但很多歌手,曲目量很大,他们一般不会几年下来或几十年只唱几首拿手曲目。在意大利歌剧舞台竞争激烈,很多本土年轻人学习声乐不再像几十年前那么有热情,因为做为歌剧人要投入很多很多,成功率很小。现在意大利的老歌剧艺术家相继离去,意大利美声的黄金时代已成为历史。他们的歌剧目前还有着最大的市场,但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很多德国人,法国人,罗马尼亚人等加入他们的舞台,亚洲歌手对歌剧的热爱和他们美丽的声音在意大利刮起了一阵亚洲雄风。
从carmela
stara教授的话中,可以感受到一方面是对中国有很多好声音的赞美,另外也表达了她希望更多的人来推动意大利歌剧艺术的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