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亲子父与子老师生物学讲课名师优质资源量变质变 |
儿子给我当老师
上周日下午,儿子来了兴致,放下正在写着的《生物》作业,就生物话题给我“讲课”。尽管只有我一个学生加听众,他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从赵伟涛老师说到高中生物课,从生命起源到生物革命……儿子说,这一百年来,科学界除了电子信息外,生物学发展最快,对人类成长健康发展贡献最大……
儿子“上课”,时而宏观大论,时而阐述细节,时而插科打诨妙趣横生,时而鞭辟入里一语破的,时而捕风捉影荒诞不经,时而言近旨远意味深长……当然,时不时还会语焉不详闪烁其辞……有时抓起笔来写几个字画几幅图,有时借助肢体语言打个手势去表达,挺像个老师的样儿。
愿意听儿子白乎(东北话,瞎胡扯的意思),只要他心血来潮想讲,我便放下手中的一切,一副学生摸样凑过去认真听讲,给他创造当老师的机会。不论他说得对与错,表达得明确还是含糊,讲得有趣还是枯燥,课堂用语准确还是有误,我都给予鼓励,让他把老师这个角色扮演下去。
我深知,当一个人有了演讲或发表的欲望时,他一定对某一问题有了较深层的研究和了解,或者希望通过交流进一步深入,此时与人探讨向人讲述都会迸出智慧火花激发大脑灵性。我有过这种经历,有时遇到一道难题,自己闷着怎么也解不出来,当与别人交流特别是给别人讲解时,突然来了顿开茅塞的灵性,越讲越明白越讲越清晰越讲越透彻……有一种拨开迷雾见光明豁然开朗的感觉。
通常自己还没弄明白是不敢给别人讲的,只能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断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可以这么说,敢不敢当老师给人讲课是你对这一领域学习研究透彻与否的试金石。儿子有时讲着讲着声音越来越弱,速度越来越慢,我立即察觉到,他底气不足,出现问题,遇到没有搞懂的地方了。这是儿子当“老师”的又一大好处,在“讲课”中发现问题,找到自己的缺陷。
当老师的感觉真好!我羡慕老师!读中学时,曾蒙恩师厚爱,我有过多次登台讲课经历,有一次一连讲了三节课。从自己准备到向老师请教,从查找资料到和同学交流,从备课到登台,在这一过程中,收获极大受益极深。给人讲解时,帮助别人受益自己,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取得双赢效果,从此我明白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真理真谛真相往往被谬误臆想假象所层层包裹,必须有耐心有毅力用智慧一层一层剥开表皮表象去探索寻觅。而担当老师的角色有助于这样做,因为老师面对学生可能的质疑必须对每一个问题了如指掌透彻到家。常言道,你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就得有一缸水,没有金刚钻别揽老师这个瓷器活儿。当老师难就难在当着那么多学生面讲课,要经得起学生提问,不怕较真敢于向老师叫板和刁钻古怪的学生。
有人说,雄辩出真理。我理解其意思为在众多人辩论中,你的观点立得住驳不倒就有可能是真理。你敢把自己的观点亮出来,经得起质疑,说明你经过了慎密全方位思考。
为了刺激脑神经,激活悟性,启发对问题纵向深入思考或横向广度拓展,我在听讲过程中,经常难为难为“老师”,时不时提个刁钻的问题,设置些障碍或将话题向关键要害处转移……我和儿子在思维较量中,一问一答、一说一解、一碰一撞、一招一式,不但锻炼了思维能力,还常有火花迸发,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一直认为,好老师除了精通自己的专业具有高超的学术水平外,还应该是一位杰出的演说家和节目主持人。也就是说,老师还得具备艺术家的素质,除练就过硬的嘴上功夫增强语言感染力,还需加以表情手势情感等表演功能。
我常跟儿子说,你有幸从小学到中学一路有名师陪伴,在这个城市里,他们都是顶尖一流老师,一定要好好珍惜利用这一优质资源,除了跟老师学知识还要跟老师学怎么当老师。你看,这些老师有不少都是名牌师范大学毕业,他们学知识学教育理念学教学方法学教学艺术……然而所学的一切都体现在课堂给你们讲课上,你不一定读师范大学,但是你在老师讲课时什么都学到了,成了最终最大受益者。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渐进中发生发展和完善,均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锹不能挖一口井,一口不能吃个胖子。人的成长亦如此,须在长期学习实践中磨练,经历从弱到强从小到大从失败到成功。
作家是学着学着写着写着就成作家,歌唱家是学着学着唱着唱着就成歌唱家,科学家是学着学着干着干着就成科学家,老师是学着学着讲着讲着就成老师……儿子也许学着学着讲着讲着,未来就真成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