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享受表扬

(2009-07-01 15:18:05)
标签:

教育

亲子

老师

学生

表扬

鼓励

精神

物质

信念

力量

前途

命运

享受表扬

 

 

那次开家长会,班主任王磊老师在台上表扬一位很优秀的同学,他热情洋溢地用了很多赞美之词夸奖称赞这位同学。正巧我和儿子就坐在被表扬同学偏一点儿的后排,我能清楚地看见她和家长的表情,这位同学侧着头始终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脸上时不时微微泛出一种喜悦?激动?感激?抑或种种情感交织在一起的特殊神情……我猜想她在幸福地享受表扬,享受表扬带来的愉悦,在激动兴奋之余,一定对老师充满感激之情。

时间过去很久了,这位同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表情一直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中,而且时常能浮现。在学生时代,我也曾享受过不计其数大大小小的这种“待遇”,被表扬的感觉实在太好了!表扬只是一种精神鼓励,没有任何物质代价,但是它的力量却不可低估。表扬的力量究竟有多大?表扬能改变世界!有时老师的一句表扬或鼓励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或改变孩子的一生,使一个原本庸庸碌碌的孩子成为一位杰出人才,这个孩子未来可能改变一个国家或改变整个世界。

当一个人沐浴着和煦的春风,身心沉浸在灿烂的阳光中,面对大海背对高山,那是何等的欢欣愉乐……当一个人受到上司表扬时,特别是一个学生受到老师表扬时,那种心情和感受与前者岂不是如出一辙。人在被认可被信任被称赞被歌颂被崇拜时的感觉一定是最佳心理状态之一,这种良好的精神状态加速促进精神向物质的转化,使精神力量变成物质成果。

果不其然,在老师表扬鼓励帮助下,这位同学本来就很好的学习成绩持续攀升,进步极其明显。我想她的心理和精神世界也一定会处于良好和最佳状态,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不断反作用于物质,在这种周而复始始而复返的良性循环中,她不断进步直至走向成功。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带给学生的是战胜困难的信念和继续前进的力量,这种信念和力量是学生摆脱困境走向光明的法宝。

最近一次家长会上,在语文老师张朝军讲话前,一位同学半开玩笑地说,张老师你可要表扬我呀!我注意看了一眼这位同学,他一脸渴望得到表扬的神情,令我同情和感动。张老师用一句经典语录回复了他,“表扬是自己表扬自己”。张老师的意思是只要你自己做得好,就一定能得到表扬,反之表扬无从谈起。张老师的话揭示了表扬从哪里来的问题。

如果想得到老师的表扬,要具备三个要素,其一自己做得好,有老师表扬的内容,否则老师即使想表扬你,也无从开口;其二你要进入老师的视线,也就是你要充分地表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让老师和同学看到你的闪光点。其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爱,老师也不例外,老师有自己喜欢的孩子类型,老师可能有点儿“偏向”,对自己喜欢的孩子多表扬一些,如果自己成了老师喜欢的孩子,那就是幸运儿。

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是表扬出来的,有优点和进步才能表扬,到底先有谁呢?不管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以我之见,孩子还是先努力做出点成绩来给老师和同学们看看,用自己的成绩赢得老师的表扬。这样也免去了老师在众多学生中深深挖掘你优点之辛苦,也让同学们心服口服。

有一位资深教育家认为,对于一个班的学生(通常为50人左右),由于受生理承受能力限制,再优秀的老师也最多只能关注20人。也就是说,余下的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之外,我理解至少是重点关注之外。对于一个学生比较多的大班级,这个问题更加严峻。面对这样的现实,我认为,为了进入老师的视线,引起老师的注意和重视,学生就要努力学习奋力拼搏,表现得突出一些,争做出头鸟。只要你努力积极进取,即便是成绩不突出,老师也会关注你帮助你。相反如果你总是默默无闻不前不后,班里有你没你一个样,就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

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通常有个标准答案。那就是首先要学习好,恐怕任何一位老师都不会厌恶学习好的学生,要想让老师喜欢你,就要不断提高学习成绩,不断追求卓越。此外,文明礼貌、热爱集体、进取心、公益心、团结同学等等都是让老师喜欢的重要条件,总之优点越多越容易让老师喜欢。另外,孩子也要学会讨老师喜欢,投其所好,这也是为人处世和学会做人的学问,不能简单地理解成世俗。将来长大后,还会存在与上司与老板的关系问题,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前途和命运。

表扬是老师给学生的养料,进步是学生给老师的回报。每一个孩子都应争取表扬,享受表扬,体验表扬带来的愉悦。但愿天下的孩子都伴随着表扬度过每一天,让他们在表扬中进步,在表扬中成长,在表扬中走向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