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随我一起探访晋祠三绝

标签:
山西旅游文化柳儿晋祠 |
分类: 走遍中国 |
随我一起来探访晋祠三绝
摄影,游记/柳儿
山西太原有个闻名遐迩的晋祠。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为古代晋王祠,始建于北魏,是后人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姬虞而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虞子夑继父位,因临晋水,改国号为晋。因此,后人习称晋祠。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词重修扩建。
我亲姑姑一家在山西太原住了许多年,
从前我只知道晋祠名声颇大,如今进到里面,才知道那里几乎每一座阁楼,每一个殿堂,每一尊塑像,每一个小桥及桥下的小溪,每一棵古树,每一个门扁题词,都是有典故的。难得的是,历经苍桑,这些货真价实的老古董如今还在为人们生动地展现晋祠的前世今生。这其中最让人难忘的是晋祠三绝:难老泉,周柏,及圣母像和侍女像,他们的背后都充满了传说和故事。
晋祠最著名的建筑为圣母殿,创建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圣母传为姬虞之母邑姜。圣母殿原名“女郎祠”,殿堂宽大疏朗,存有宋代精美彩塑侍女像43尊(含后补塑像2尊),这些彩塑中,邑姜居中而座,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凤冠霞披,是一尊宫廷统治者形象。其他塑像形象逼真,造型生动,情态各异,衣纹自然流畅,这便是著名的侍女像。她们中间或贤淑,或开朗,或俏皮,或缅腆,或稚气,或纯朴,或矜持,或妖憨,总之令所有参观过的游客叹为观止。
难老泉则为一奇泉。难老泉水从源于一丈深的石岩中流出,泉水常年恒温17℃。水的流势虽不大,但清澈如玉,常年不息。泉名取自诗经名句“永锡难老”。唐代大诗人李白也为此泉题有“晋祠流水如碧玉”“百尺清潭写崔娥”名句的诗篇。
沿着晋祠中轴线走到最里面的一个偏僻、安静的角落,就是周柏的藏身之地了。相传,这棵柏树为周初所植。18米长的周柏向南倾斜生长,像一条横卧的巨龙。因此,周柏有“卧龙柏”之美誉。树干粗壮,得几个人才能合抱。树皮厚实、皲裂,犹如一身鳞甲。周柏,没有寒风中挺立的雄姿,也没有繁枝茂叶,只有不屈的精神和不老的心。千万不要小看了这棵周柏,明傅山曾立石上书:“晋源之柏第一章”。无疑,周柏是晋祠的根。周柏不仅是晋祠三千年历史的见证,也是晋祠三千年连绵不绝的庇护神。宋欧阳修曾感叹道:“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
1 晋祠
2 老槐树
3 晋祠内
4 门前石狮
5 门前石狮是一对,一公一母
6 晋祠内
7 晋祠内的难老泉
8 导游很敬业
9 晋祠内
10 晋祠内
11 晋祠内
12 晋祠内
13 晋祠内
14 晋祠内
15 晋祠内小池塘
16 老槐树
17 这便是周柏
18 晋祠内
19 晋祠内
20 晋祠内圣母殿
21 这便是侍女像
后一篇:【山西】不到山西不知道自家院子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