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需要博士满街走硕士不如狗
(2010-02-09 15:08:57)
标签:
就业考研招生规模硕士满街美国教育 |
分类: 教育杂谈 |
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确定,今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在去年实际招生的基础上扩招5%左右,而博士生则扩招2.5%。教育部办公厅和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日前对各研究生招生单位提出要求,把握研究生教育发展节奏,继续保持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基本稳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适度增长。
博士硕士是否需要继续扩招,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去年,硕士研究生扩招了5%,而博士生扩招1.7%。去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已达到了创纪录的41.5万,如果按照5%的扩招幅度,今年的硕士研究生将招生43.6万。去年,招收博士生达6万人,如果按2.5%的扩招幅度,今年的招生规模将达6.15万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此之前的12年前,我国硕士、博士的招生规模也是以每年5%左右的比例在扩招,由此导致的后果是,我国博士硕士生总数超过200万,一步迈入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行列。
可是,与硕士博士招生数量相对而行的是,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阶段教育的质量不容乐观,坊间早就有这么一句流行语:博士满街走,硕士不如狗。博士虽然还没有满街走,硕士自然不可能不如狗,但这句话本身所透露出的担忧再明显不过,一味追求数量上的增长,而忽视质量的提高,必然导致博士硕士文凭的贬值。
论文质量的降低是文凭贬值的最好标志。英国《每日电讯报》等媒体不久前就报道,中国科研论文数量在过去30年内增加了64倍,此数量在全球仅次于美国。但众所周知的是,我国的科研论文的单篇引用率和创新程度均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是和硕士博士的批量化生产不相适应,也就是说,我国的论文在数量方面足以比拼美国,论文质量却停留在非洲水平。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和症结不在高学历人才的数量,而在于硕士博士的培养质量。我们都知道宁缺勿滥的道理,硕士博士数量不能适应时代需要的时候固然不好,但如果硕士博士队伍中充斥着大量滥芋充数者,更是对整个高学历人群甚至研究生教育的伤害。也许有人会说,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非常困难,硕士博士扩招是为了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但最浅显不过的道理是,现在能够通过扩招解决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三年过后,等到他们硕士博士毕业的时候就没有就业压力了吗?总不至于为了缓解就业压力继续开设什么壮士、烈士学位吧!
其实,困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最大问题不是扩不扩招的问题,而是研究生教育制度和结构方面的问题,由于导师以“老板”自居,把培养研究生形象地比作是放羊,从而使硕士博士生成为廉价劳动力,最终在专业研究方面无所长进;由于研究生招生实行所谓的一刀切(统一考试),用一个标准评价所有的学生,从而使硕士博士教育沦为本科后教育,从一开始就背离其本义和初衷,高学“历”人才自然就难于成为高学“力”人才。因此,与其年复一年地扩招,还不如学学印度等国家,把精力花到制度和结构的改革和调整上来,还原硕士博士教育的本义,在我看来,这才是正道。
前一篇:印度美国的春运什么样子
后一篇:摩托车返乡大军的反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