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幼儿教育教材安徽省教育厅纪燕萍安徽幼小衔接幼儿园教育 |
分类: 教育杂谈 |
中国青年报》10月9日报道,就在开学的前几天,安徽省教育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幼儿园一律不得使用幼儿教材、课本等变相教材。这份通知开篇就强调:“严格按照幼儿身心成长规律开展保育教育工作,严禁‘小学化’教学。”按理说,安徽省教育厅的重拳出击是形势使然,本当迎来满堂喝彩,没想到却招来一些争议。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使得有些人质疑“安徽是不是步子迈得太大了”。
无论从幼儿教育特点、教材质量和教育规律等任何一方面来看,禁止幼儿园使用教材都是科学合理和值得赞扬的,然而这一理性做法非但没有赢得满堂喝彩,而且还引来了各方争议,实在叫人匪夷所思,摸不着头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禁止幼儿园使用教材的做法受到争议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幼儿教育不幼儿。众所周知的是,受初高中升学的影响,小学教育甚至是幼儿教育从一开始就被套上了考名校,读好大学的枷锁,升学和就业的竞争过分前移,使得幼儿教育纯净土壤不再纯净。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幼儿教育不具备幼儿教育的属性,只能算作是变相的小学一年级教育,正是整个教育体系偏离正常轨道使然。就好像我们年年岁岁都呼喊素质教育,唯分数论却愈加根深蒂固一样,幼儿教育片面依赖教材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环节,怎奈何得了教育的大局。这样一来,一旦禁止幼儿园使用教材,一些家长和幼儿园当然会反对。
其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和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一样,幼儿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同样是个客观存在,总体上是东部好于西部,城市好于农村,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和偏远山区的幼儿园,受硬件环境和师资等条件的制约,教师们无法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开始相应的教育培训,他们所能够做的,只能够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教材,偏远地区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们将面临不小的挑战,他们当然不会支持。
最后,动了出版商的奶酪。由于幼儿园使用教材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在幼儿园长期教材的过程中,相应的利益链(出版商—代理经销商—发行人员—幼儿园)就已经形成,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加牢固,一旦由于禁止幼儿园使用教材导致这条业已牢固的利益链得以断裂,势必会引起相应的条件反射,也就是不同程度的反对声音。正是因为禁止幼儿园使用教材本身就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遇到阻力也是必然的。正所谓有人反对是正常,没有人反对才不正常。
也许有家长质疑我的观点,禁止幼儿园使用教材了,“幼小衔接”置身何处呢?我现在要说的是,所谓的“幼小衔接”根本上就是一个莫须有的概念,因为小学一年级教育本身就是适龄儿童的起点教育,既然是起点教育,又存在什么衔接问题呢?之所以会出现所谓的“幼小衔接”问题,我想,其实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通过制造概念混淆初级教育和启蒙教育的区别,从而达到谋求经济利益的目的,与儿童的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没有半点关系。禁止幼儿园使用教材缘何引发争议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因此畏缩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