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教师威慑力民声热线师资广东 |
分类: 教育杂谈 |
如果你不是教育界人士或者对教育不甚了解,你一定会非常惊讶教师空编和代课教师现象怎么可能并存。因为在一般人的眼里,宁肯空编也要代课的现象就好比把好端端的房子空着不住,却要到风餐露宿是一个道理,这不是自作罪吗?
千万不要这事情离我们很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15日上午,省人事厅厅长、省编办主任欧真志上线广东电台“民声热线”时明确表示,我省空编数与代课教师数大体相当。请注意,是大体相当,“有编不补”,而不是“无编可补”或者补了白补。这反映了什么问题呢?
有人说,这根本就是有些地方和学校不愿意拿出钱去招聘和吸收有正式编制的教师。这话当然没错,因为我们干教育的人都知道,特别是那些代课教师更是身有体会、咬牙切齿:一个空编可以养3—4个代课教师,如果空编减少了,就没法聘用更多代课教师了,权衡得失,学校当然倾向于尽可能多空编,借此多聘用几个代课教师。
在这里,同工同酬被践踏得体无完肤。可是问题又接连出现了,因为我们都知道,广东不是贫困山区,而是经济发达省份,教育经费方面的投入在全国都是排得上号的,这就意味着,钱的问题不应该是学校大量聘用代课教师的主要原因,那么什么才是呢?我觉得,这需要结合我国的经济和教育资源双重不均衡来分析。
广东经济发展,但教育相对落后,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的数量和质量相对不占优,而中西部地区的一些省份呢?比如湖北、四川,教育相对发展,可经济相对落后,具体表现在教师的收入比较低,大抵只相当于广东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教师收入上的巨大落差造成的必然后果是,中西部开始挥“师”南下,在教师编制的地区间流转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当然会有不少中西部地区的教师宁肯代课也要南下,毕竟广东代课教师的工资本身都要比他们高得多,这还不包括工资以外的其它收入,如校外培训费、辅导费等。在教师挣外快的机会方面,广东绝对是个巨大的市场。
有需求自然就会有市场,教师空编与代课教师并存其实质是经济和教育的双向不均衡的必然结果。所谓双向不均衡,通俗一点说就是(虽然不是太准确),有钱的地方没师资,有师资的地方没钱。现在,政府之所以三令五申都解决不了“有编不补”这个老大难,也正是这个问题在作怪,学校哪怕把代课教师的报酬降再低,也还是有人愿意来,学校何乐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