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燕子北飞
燕子北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598
  • 关注人气:8,7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禁止向未成年学生发信用卡不治本

(2009-07-19 15:58:42)
标签:

信用卡业务

发卡

银行内部

紧箍咒

杂谈

分类: 经济随笔
银行此前向没有固定收入的学生滥发信用卡,也导致了信用卡业务不良率激增。近日,银监会下发通知给银行戴起了“紧箍咒”,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卡,给已满18岁的学生发卡,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
    银行滥发信用卡现象有目共睹,银行之所以这么做,无外乎利润驱使下的新业务盲目扩张,至于发卡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无节制地推销信用卡,包括向未成年学生发信用卡,也同样是银行对信用卡业务缺乏全面认识造成的。回过头再来看禁止向未成年学生发信用卡的“紧箍咒”,我们禁不住要问,这种方式能够解决银行滥发信用卡这一本质问题吗?
    第一,禁止向未成年学生发信用卡难以执行。对于某个未成年人,他们可以通过出示学生证证明其学生身份,反之,如果他们不出示或者不愿意出示学生证,我们却无法证明他的学生身份,这就是说,尽管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卡,但一旦学生不愿意证明自己的学生身份而申请办卡,又该怎么办呢?
    第二,向未成年学生大量发卡导致的信用卡业务不良率激增,是由于银行的营销策略不够成熟和内部激励手段不妥造成的,本质上与外部人无关,当然也与未成年学生无关。试想,如果银行在办卡的过程中能够严格审核把关,杜绝信用欠佳或无还款能力的人(包括未成年学生)办卡,信用卡业务不良率还会激增吗?因此,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卡有转嫁责任和矛盾的嫌疑,本来是银行内部管理的问题,却让未成年学生来承担,显然是不公平的。
    第三,从整个社会和人的成长成熟方面来看,信用卡不仅仅是一张可以向银行借支的卡片,而代表了一种资格,一种信任,一种责任,特别是对于未成年学生而言,申请、使用信用卡的过程本来应该是一个信用教育的过程,然而在实际过程中,银行却无视信用卡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功能,要么全面放开(大量向未成年学生发卡),要么全盘否定(禁止向未成年学生发卡),使得未成年学生根本无法感受到隐藏在信用卡背后的这种社会价值和教育功能,应该说,这种一刀切式的管理方式是一种缺憾甚至对未成年学生的伤害。
    在我看来,让银行彻底摆脱信用卡业务不良率攀升问题,绝不是禁止向未成年学生发信用卡就能够解决的,而应该首先从银行内部管理着手,认真思考信用卡业务的本质,进而制订出合理成熟的信用卡办理办法,不管是什么人,成年人也好,未成年人也罢,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就能够自由地申办信用卡。这里边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银行开办信用卡业务到底是以纯粹的牟利为本位还是便民为本位,尽管只有两字之差,意义可截然不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