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鼓励志愿者缘何总与高校录取挂钩

(2009-02-10 10:13:58)
标签:

奥运

志愿者

教育公平

高校

税款

美国

教育

分类: 教育杂谈

    今年起,北京市178万大、中、小学生都可在自愿的前提下,通过一定方式注册成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参加志愿服务的经历将在高校招生中作为录取参考。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团市委日前已联合制定相关意见,确定将在本市建立和完善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丝毫不怀疑鼓励公益与高校录取挂钩的善良动机,也不怀疑此举可能产生的积极效应,现在的问题是,除去可以预见的积极效果外,此举还极有可能产生包括破坏高考公平、损坏教育理性在内的诸多副产品,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远远超出此举的积极意义。


    在这里,笔者需要声明的是,作为志愿者,其服务并非全都是"无偿"的,适当的补偿、激励机制不仅是保证志愿者合法利益得到保障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提高志愿者积极性,完善志愿者服务制度的内在需求。这并不是说人人都是自私的,而是说志愿并不完全等同于高尚,它是通过某种志愿量化制度和氛围的营造达到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志愿者行列中去的良好局面,从而实现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高效与高尚的共赢格局。


    这也就意味着,志愿者服务往往是与其它方面的补偿相牵连的,当某人从事相应的志愿服务之后,在适当的时候自己也有资格获得相应的,可以评估和量化的补偿,显而易见的是,高考录取虽然能够起到鼓励更多人从事志愿服务的局面,却由于无法量化、破坏教育公平等方面的原因使得这一制度本身的积极意义大打折扣甚至弊大于利。


    一个国家的志愿服务制度的发展程度从其相关体制中就能够看出来。美国为营造志愿者服务氛围,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美国出台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措施,比如可以享受国家税务政策对志愿者的优惠,美国501条税款规定志愿者可以享受减税的优惠。减税并不是直接从税款中扣除,而是从纳税人一年的总收入中扣除他做志愿者时的花费,例如汽油费和车费;还比如,在美国,志愿服务往往被看作是一种"社会债务",志愿者此时的志愿服务一经记录,在自己需要志愿服务的时候就有权利得到等量甚至超量"偿还",也正是由于这一系列明确而又高度量化、透明化的保障举措,才使得美国的志愿者服务体制经久不衰,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和执行。


    其实,北京市出台的鼓励公益与高校录取挂钩还只是冰山一角,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层出不穷,比如国内许多地方的大中学校都针对见义勇为者出台了降分录取措施,有的地方还规定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的记录进行综合评价,作为学校录取时候的参考,等等。这一系列貌视立竿见影却又明显欠妥的举措既反映出我们在鼓励志愿者服务方面的黔驴技穷,更暴露出我们以牺牲教育公平为代价的鼓励志愿成长问题上的目光短浅,因而是必须认真反思甚至反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