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想像的印度春运

标签:
印度教育春运春节中国火车杂谈 |
分类: 异域风情 |
常言道,人家过年咱过关。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确实如此。身在异乡,如何买到票,顺利坐上“开往春节的铁路”,这一关就相当难过。好在我们有祖始爷阿Q,每当不如意的时候,就会自慰:“年年挤春火车,但不是年年都回到家了嘛。我们的春运这也叫挤?看看人家印度,火车挤得,那叫一个水平!”
印度火车究竟挤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列位看官,随我来!
印度人常说,英国人给他们留下了三样东西:英语、议会和铁路
印度火车票实行实名制。购票者要登记姓名、性别、年龄和饮食习惯,以便售票员按年龄和性别安排座号和床位,并使厨师能给素食主义者准备足够的素食列车餐。当然,挂在火车外面的乘客不需要实名。
印度火车种类多样,车厢分为空调和非空调,头等、二等和三等,卧铺和座椅,乃至男用和女用。所以,有些火车还是非常舒适的。
1853年,印第一列火车从孟买车站出发,驶往34公里之外的小站坦纳。整整比中国第一条铁路吴淞铁路早了23年。
在印度铁路过去的成绩面前,它今天的发展确实不令人满意。拥挤和混乱已成为印度铁路的代名词,而乘坐三等列车几乎成了一种极限运动。一般人根本上不去,即使是上去了,他也下不来。
印度铁路安全事故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主要原因是印铁路的年头太老,且从未经历过全面彻底的整修。
除了各种安全问题,印度铁路还面临着与公路和航空运输的激烈竞争
看到了这些,我们该作何感受呢?可能不少人会说,还是咱中国的好啊。
前一篇:沉思是印度学生的必修课
后一篇:印度大学承认变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