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成大学生能找到理想工作
(2008-12-20 16:05:36)
标签:
就业印度大学新移民毕业生单位收入教育 |
分类: 教育杂谈 |
近些年来,印度大学毕业生增长速度迅猛,大学生普遍认为,毕业后只能先就业后择业,不管对工作是否满意,都要先干起来,逐步积累工作经验,一边工作,一边寻找自己所喜爱的工作。虽然小企业和服务行业这些单位收入低,工作流动性大,但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应聘者却只增不减。
于是,进入政府机关工作是印度大学毕业生最大的愿望,为了给年轻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埃及政府做出了种种努力,包括资助私营和中小型企业、鼓励外国和本国商人投资、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优惠和创建自由贸易区等。
并且,面对劳动力“买方市场”,大学毕业生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找工作的态度由被动变主动,过去,一些著名院校企业上门求才大学毕业生则待价而沽。现在形势变了,一个招聘岗位往往引起二三百人前来应聘,竞争异常激烈。
在印度,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只有10%的人能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他们当中除了部分人决定考研究生继续深造外,绝大多数人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调整心理预期,一些学生甚至放弃专长去做一些根本不需要高学历的工作,使得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售货员、大学生司机。不难看到的是,这和我们的情形是多么相似呀。
然而切莫高兴得太早,印度的情形比我们还要好。有一份报告显示,拥有亚洲国家大学学位的新移民就业率仅65。5%,但取得印度大学学历的新移民就业率高达82。5%,而拥有中国大学学历的新移民就业率却仅有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