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20248名网友参与的民调中,49.3%网友表示“体制不改,永远不再看中国足球”。81.2%的人认为应该“彻底改革足球的行政管理体制”,71.7%的人认为“足协官员应自觉引咎辞职”,59.2%的人表示应“追究足协官员的行政责任”。(《中国青年报》8月18日)
国奥队在本届奥运会中的拙劣表现实在伤透了国人,特别是广大球迷的心,不仅使得广大球迷在自家门口看一场精彩足球赛的愿望过早地成为了梦幻泡影,而且也使得国奥三年的“勤学苦练”和纳税人的钱财在骤然间付诸东流,打了水漂。在这种社会心理的支配下,广大网友明确表示“体制不改不看国足”甚至“追究足协官员的行政责任”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在这里,姑且不论网友们的意见有多大的合理成份,是否对中国足球的真实现状做到了质的把握,是否是含有情绪因素的一面之辞,等等,仅仅从广大球迷的意见中可以不难觉察到广大球迷对于中国足球的那份特殊感情。试想,如果不是出于对中国足球的殷切期待和关怀,球迷们也断然不会向足球管理体制兴师问罪,并一厢情愿地列出自己心目中的“足球罪人”。正是由于球迷对足球的热爱,才铸就了他们对足球现状的诸多不满。
“体制不改不看国足”看似一种语言胁迫,实质上是球迷力量的一种外化。球迷们之所以发出“威胁”的声音,当然不是他们真的不想看国足,对国足彻彻底底的失望了、绝望了,而是恰恰相反,他们太喜欢足球了,太希望国足能踢出一场像样的比赛了,以至于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用自己的声音和力量告诫足球运动的决策者,国足之所以总是倒国人的味口,总是令人伤心,球员们的个人素质固然“罪责难逃”,但足球管理体制更是“功不可没”。
以往,人们总是习惯于把球迷当作是足球比赛的受众和看客,以为如果没有球迷,足球也一样可以踢得团团转,在一定程度上,球迷也持有这样的自我定位和认知。须不知,球迷之于足球运动员而言,恰似于股东和企业雇员的关系,球迷是股东,而球员只是球迷雇佣来的为足球事业打拼的员工,雇员态度不积极、工作不努力、业绩不理想,迟早要被解雇的。
现在,所幸的是,广大球迷已经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发出了作为雇主的正告而不是看客的呐喊,假使足球管理体制一朝不改,我们就从足球事业中撤资,股东都没有了,足球还玩得转不?球员们还嚣张得起来不?足协还能把足球运动当作谋求仕途的权术不?问题的关键也正在于此,球迷股东一朝不“硬”起来,中国足球的雇员也甭想“挺”起来,具体到中国的国情而言,两者是前者决定后者的关系,而不是后者塑造前者的关系。换言之,球迷力量是中国足球的求生法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