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掉的北川应成为人类永恒的警示
(2008-05-19 17:48:03)
16日晚在北川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的紧急会议上,北川有关负责人介绍,原来的北川县城将不会原址重建,而可能保留现状,作为地震教育的基地;至于北川县城的重建,可能另择他址。(《都市快报》5月18日)
被夷为平地的北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圆明园,唯一不同的是,前者是被自然灾害所毁掉,后者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众所周知的是,绝大多数人之所以反对重建圆明园,并不是我国的财力不足以恢复这样一座历史建筑群,而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我们时刻都不能忘记教育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的祖国曾经遭受过怎样的侵略和破坏,落后就要挨打应成为祖祖辈辈的中国人的最大教训。
被夷为平地的北川虽不是教育人们如何爱国,如何发奋图强,却从另一个角度向人们诠释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告诉我们的后辈们,在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惨绝人寰的大灾难,数万人在这场空难中丧生,数十万人因为这场灾难致残致伤。并且,为了挽救自己的同胞,将地震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我们亲爱的总理,我们全社会和全球华侨华人以及全世界善良的人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努力和爱心。人性的美丽由此体现得淋漓尽致,透过这场灾难所喷涌出的是人类至高无尚的温情。
由此看来,把北川县城作为地震教育基地具有特殊的积极意义,值得赞赏。然而,笔者认为有必要强调的是,地震教育不能仅局限于灾难教育,以及奠基于灾难之上的同情教育、人性教育,同样应该着眼于地震灾害的预防教育、逃生教育和责任教育。众所周知的是,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前夕,自然界并非没有表现出本应该引起警觉的自然征兆,而是因为征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被有关部门忽视掉了,从而使得地震对于全体民众来说真正的"突如其来"。
所以,地震教育的本质应该是责任教育,它是在告诫全体国人,灾难固然是属于四川的,但更是中国的甚至全人类的,作为每一个社会人,都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对受灾地区和群众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有关部门更是如此,要加紧搞好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研究与预测工作,即使做不到预测上的准确无误,也应该告诉广大民众在某一时段,某一地区发生地震等灾难的可能,培养人们防灾的意识与能力,而不至于在灾难面前措手不及。好在我们的政府、军队、武警以及全体民众措施得力,积极支援,才使得这场灾难的损失被控制在了最低限度。倒掉的北川应成为人类永恒的警示。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