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鹤道人讲解《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

(2015-06-08 18:48:04)
标签:

情感

分类: 道经宝藏
鹤道人讲解《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

《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道藏版)

  经名: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撰人不详。二经同卷。底本出处:《正统遣藏》洞神部本文类。

 

《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

  妙缘无修,妙行无积。从修有修,修缘证妙。从积有积,积行通妙。妙本从无,旷积自有。广演妙缘,显言劝修。烜赫妙行,示相有积。妙缘妙行,既通修积。若世众生,一念一动,缘行俱在。迷惑本来,毁无失有。如人父母,诞生男女。始相不见,托相为有。有中有相,相化万状。艰难苦恼,忧虑悲戚,悉从相起。我既托相,日恼父母。令我父母,日夕悲酸。我相既有,父相母相,日渐衰朽。缘我相故,令我父母,始相沉埋。父母男女,输转无已。是此有相,同归苦恼。我从今日,从我相中,悉灭贪嗔,悉破崄峻。持念平等,用报始相。使我始相,大得快乐,无诸苦恼。世世生生,托相全具,不致衰朽,然后灭除。始相令无,相着将此,无着同灭。始相我相,始相悉归。无着相既,无着不见。不有不起,不为无碍。无障无闭,无塞自然,去累不堕苦海。普愿饮信,日持奉行。

  玄帝报恩圣号

  志心皈命礼,玄元应化,武曲分真,垂念我等众生有相,托生父母,怀耽十月,乳哺三年,辛苦百千,殷勤寸念,令我父母,日渐衰朽。我今持念平等,悉灭险峻贪嗔,礼帝为师,祈恩报本。愿我见在父母,福寿增延,过去父母,早得超生。大圣大慈大仁大孝八十二化报恩教主佑圣真武治世福神玉虚师相玄天上帝金阙化身天尊。


    昔泰清大帝,第八十二次化身,托圣父净乐国王,圣母妙祥天主,降生为太子。才七岁,即离亲去国滑身入太和山中修道。历四十二年,功成冲举,位镇北方,为玄天上帝。感父母生恩之重,故说此经。若有善信男女,体玄天圣训。以孝道存心,持斋三年,礼念圣号一万八千遍。以按道经一藏篇目之数,以答父母三年乳哺之恩。有志之士,又能寻详经义,精进道功。虽亿劫四重之恩,皆可以报。而九幽三途之苦,亦可以济矣。岂但报父母之恩而已哉。传曰:仙经万卷,忠孝为先。又曰:一子学道,则九祖生天。其斯之谓欤。

玄门嗣教没仪赵宜真书。

《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竟


 

   "孝道"是传统社会核心价值之一,我们道教素有重视孝道的传统, 道教认为,人身难得,现既为人,实大幸事,故当珍惜。而人身又来源于父母精血媾成。故孝顺父母乃是最大功德。做人要以尽孝道来回报父母。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下之事,孝为上第一”。 在道教发展过程中历代祖师都提倡孝道。正一派以“四不吃”来提倡忠孝节义思想。净明派更是以“忠孝”思想而创教,提出“忠孝神仙”之说。在道教的“初真十戒”中,太上告诫我们:“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当尽节君亲,推诚万物。”这就确定了能遵奉孝道,是一名真正的道教信徒所必须奉行的行为准则。《太上感应篇》中,太上教诲我们学道人要:“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其中所指出的为人处事的四个重要方面“忠孝友悌”里,就有“孝”的思想。至于在民间传播甚广的《关圣帝君觉世宝训》里,则更是明明白白地指出:“淫为诸恶首,孝为百行先。”张三丰祖师和全真王常月祖师都云:““欲修仙道,先修人道,人道不(未)修,仙道远矣。”祖师们都认为要想修成仙道,想长生久视,就应该先把人道修好,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否则,距离“仙道”就遥远了。而所谓“人道”,亦即作为社会中的人所必须遵循的行为、道德规范,也就是人类社会的伦理。此中,首先要做到的无疑九是“孝”,因而道家也就有了“百善孝为先”的教诲。同时力倡历史上感天地、泣鬼神的“二十四孝”故事,以为世人孝行之楷模。在道教的教义中,报父母之恩是大修行、大善念、大作为、大功德。同时提出,不孝不足以为人、不足以信道、修道,更不足以功德圆满。

     在《道藏》中有四部主讲“孝道”的经典。分别是《元始洞真慈善孝子报恩成道经》、《太上真一报父母恩重经》、 《太上老君說報父母恩重經》、《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

    这四部经典都非常殊胜,都是天尊教化众生如何奉行孝道,报恩父母的主要法门。

    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这部经出自《正统遣藏》洞神部本文类,经文后附有元代清微派净明派嗣师原阳子赵宜真真人的题跋。这部经很短,但内容深奥,是玄天上帝为众生讲述修身证道,脱离身相,归无证有,以父母子孙循环相生之理,令众生灭除贪嗔,积缘无碍,脱离苦海轮转之大道。

    贫道去年得云南昆明长春派张道友赠送流传在云南地区的《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与《道藏》本略有不同,多出56字,从经文上推敲,这个版本更符合玄天上帝所说妙法真谛。在闭关中将此经录出,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鹤道人讲解《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


《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云南昆明长春派版本)

 

祝愿文

今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 某省某市某地居住信人(信女)某某,感天地负载之德,报父母养育之恩,沐浴焚香,虔诚礼诵玄天上帝报恩经诰,愿我现在父母福寿增延,身康体健。过去宗祖脱离苦爽,尽得超生,信人(信女)某某,下情无任,感恩荷圣,激切恳祷之至,愿上帝哀怜,如祈如愿,咸赐如言。

 

  【开经偈】

  夙世恩报德 诵经礼元皇

  永享无期寿 道心超然法

  希夷开大有 真炁杂氤氲 yin yun

       神飞神仙路 七祖升天堂

 

报恩教主大天尊

金阙化身大天尊

终劫济苦大天尊


妙缘无修 妙行无积 从修有修 修缘证妙

从积有积 积行通妙 妙本从无 修积则有

xuǎn

广演妙缘 显言劝修 烜赫妙行 示相有积

妙缘妙行 既通修积 若是众生 穷妙缘根

究妙行本 循流至源 傍末探本 如人子孙

回忆父母 以有相身 即无相真 灭念削情

归根人神 复始相中 泯灭无形 与道合体

与真同伦 一动一念 缘行俱在 迷惑本来 

毁无失有 如人父母 诞生男女 始相不见 

托相有为 其中有相 相化万状 艰难苦恼 

忧虑悲戚 悉从相起 我既托相 相即父母 

令我父母 日夕悲酸 我相既有 父相母相 

日渐衰朽 缘我相故 令我父母 始相沉埋 

父母男女 轮转无已 是此有相 同归苦脑 

我从今日 从我相中 悉灭贪嗔 悉破险峻 

持念平等 用报始相 使我始相 大得快乐 

无诸苦恼 世世生生 托相全真 不致衰朽 

然后修积   灭除我相 令无相著 将此无著

同灭始相   我相始相 悉归无著 相既无著 

不见不有 不起不为 无碍无障 无闭无塞 

自然去累 不堕苦海 普愿钦信 日持奉行

【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完终

 

  玄帝报恩圣号

志心皈命礼

玄元应化 武曲分真

垂念我等 众生有相 托生父母 怀胎十月 乳哺三年 辛苦百千 殷勤寸念 令我父母 

日渐衰朽  我今持念平等 悉灭险峻贪嗔  礼帝为师 祈恩报本 

  愿我现在父母福寿增延 过去父母早得超生 

  大圣大慈 大仁大孝 八十二化 报恩教主

佑圣真武 治世福神 玉虚师相 玄天上帝 金阙化身报恩天尊

 

 

 

【鹤道人讲解】

  经题是《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传说在遥远的宇宙中有一西极卫罗世界,在那里有一西那玉国,.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都曾在这个国土上讲经说法。有一次元始天尊召集天地群仙,而玄天上帝也就是真武祖师他化身为天乙真人,因为玄天上帝位镇北方居天乙真庆宫,“天乙”即为“天一”,玄天上帝主管北方壬癸水域,而天一生水,故真人以此为名。天乙真人见众生轮转,便进礼长跪于元始天尊说法的七宝台前,请问人身之十种大恩。元始天尊宣说妙法,讲述十大重恩中,以父母养育劬劳之恩最重。天乙真人听闻妙法,发愿上报父母恩德,下济众生。于是说此《报父母恩重经》流传于世。

       玄天上帝就是真武大帝,武当山和齐云山、亚武山等地为真武祖师之道场。据《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真武大帝是太上老君第八十二次变化之身,托生于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多年无子。皇后祈祷后梦而吞日,觉而怀孕,经一十四月及四百余辰,于三月三日降诞于王宫。后既长成,遂舍家辞别父母,入武当山修道,降妖伏魔,历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

     真武祖师这种割断亲缘,舍弃荣华富贵,出家修道,一心系于天下苍生,苦修成道后又感恩回报父母,拯救众生的精神是舍小我而成大我的大慈大孝。所以我们尊奉真武大帝为三教祖师。

我们也要把一切众生都看作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眷属。信仰大道,信仰学习真武祖师这种大仁大孝精神。

此经之主旨在于讲述缘行为成道的条件,而修积是成道不可缺少的方法。我等生身之相源于与父母之相。相相始生,相相朽灭,轮转不已,能知父母生身养育,持念平等,报恩孝养父母,扫灭烦恼,同灭始相,证得无著,与道合一,不堕苦海轮回。

 

妙缘无修 妙行无积 从修有修 修缘证妙 从积有积 积行通妙 妙本从无 修积则有

 

   世间一切境相都要有“缘”和“行”才能具足而显现,缘为缘虑,行为行识。一切对象都是心法对它认识和作用。那么缘就是被认识、被缘虑的对象,而行是我们的六根身心所处所执所受。修与积在修道是渐进的过程,真武祖师铁杵磨针,修道四十余年,就是修和积的过程。 至真大道本无缘行,为无无,为真妙,更无积修之说,大道不灭不生,无色蕴空识。而世间因果流转,缘行相互交错,造成众生轮回。所以我们知道轮回之苦就要从自身内外修积善缘善行。不做恶缘恶行。从一点一滴做起,而达妙境,超升成道。老子云“有无相生”,修缘积行就是从无处生有,在实践中落实,在生活中悟道,在交流中积累。

 

广演妙缘 显言劝修 烜赫妙行 示相有积 妙缘妙行 既通修积 若是众生 穷妙缘根

天尊圣道,流传三界,宇宙万物众生循环轮转,玄天上帝为度化救拔众生,示现太子法身,出家求道,后武当修道,得传圣法,广演妙缘,示现将军法身后降妖伏魔,最后舍身助人,被玉帝诏封,示现帝王法身,度众生成道,玄天上帝就是用他的妙缘和妙行来为众生讲说修道积累的过程。

 

若是众生 穷妙缘根 究妙行本 循流至源 傍末探本 如人子孙 回忆父母 以有相身 。

   真武祖师乃太上八十二化,太上先天之体,还要入母胎而生,而我等众生,穷其缘根,究其行本,寻至生命的根源,可知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父母,我的身体,我的成长都是父母辛勤养育的结果。所以我们修道,首先就是要做到孝和顺。认识到自己的一切都是父母给予的,如无父母就无我之身相。要感怀父母之恩。父母之恩多不胜数,具体来说父母的大恩共有十重:第一怀胎守护恩; 第二临产受苦恩 ; 第三生子忘忧恩 ;第四 乳哺养育恩 ; 第五虑我疾病恩; 第六推干就湿恩; 第七求媒婚配恩 ; 第八营谋遗产恩; 第九深加体恤恩 ; 第十究竟怜悯恩。

 

    其实父母对我们的深恩何止十重百重,先贤有云:“欲把亲恩数一回,天高地厚终难猜。吾能数尽青丝发,唯有亲恩数不完。”下面我们来讲父母养育这十种重恩。

    父母在怀孕之时,百般呵护,母亲身体沉重,心情烦闷,饮食无味,唇口干燥,起座昏迷,身苦乏疲。胎儿在母腹中,随着母亲的呼吸而呼吸,随着胎儿日渐长大,胎儿就像大山一样压在母亲身体上,使得母亲筋骨疼痛,气血不畅,睡觉行动都不舒服。但为了使腹中的胎儿安乐,平安出世。母亲忍受着各种辛苦。父亲则任劳任怨照理母亲,做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给母亲吃,以确保母腹中的孩子营养全面,健康强壮。此为第一怀胎守护恩,大众各位善男子善女人,我们反思下是当报不当报?

   母亲临盆受苦,痛楚难耐,破肚开肠,裸露身躯,苦痛昏迷,血污满地,父亲产房外紧张唉叹,请医求神,保佑母子平安。母亲艰难恐惧,死里逃生,产下宝宝。此为第二临产受苦恩,大众各位善男子善女人,我们反思下是当报不当报?

   父母生下我们后,怀抱不停,不顾身心喘息,忙把亲抱,疼爱如宝。日夜守护,尿溺粪屙父母不嫌脏渍,为孩子洗换。累的腰酸背痛,手臂沉麻。一生呀呀学语后,父母开怀大笑,喜乐满面,忘却愁闷。此为第三生子忘忧恩。大众各位善男子善女人,我们反思下是当报不当报?

   父母哺育,奶水滋养,为子女能够健康成长,宁愿自己吃苦,也将好的东西给子女,只要自己的女子能吃的好,自己吃再多的苦也心甘情愿。此为第四 乳哺养育恩。大众各位善男子善女人,我们反思下是当报不当报?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孩子健康,父母欢喜。孩子生病,父母忧悲。真是可怜   天下父母心,这是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话。是的,只要到小儿科医院,看看那些面带忧愁的父母抱着生病的儿女求医的情景,就能够体会到这句话的真切。 小孩子如果有病,做父母的总是那么的担心和忧虑,孩子病了做父母的也病了,只有到了孩子的病好了以后母亲的病才好起来,就这么艰辛的养育儿女,很多年轻的父母由于没有养育子女的经验,小孩子有个头疼脑热的,总是会非常紧张的,如果孩子的病多日不好,做父母的吃饭无味,睡觉也不安宁,心里很紧张,焦虑过度,自然就生病了。贫道在这里还是建议年轻的父母们,如果想让孩子能健康成长,建议你们心存善念,多亲近供养道经师三宝,不要杀生、还要放生、护生,不要迷信鬼神之说,注重冷热风寒,这样都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此为第五虑我疾病恩。大众各位善男子善女人,我们反思下是当报不当报?

  小孩子经常会在夜晚之时尿床,以前没有现在这么好的尿布;小孩子一尿床就全都尿到床上了,做母亲的总是把孩子移到干的地方,而自己总是睡在湿的地方。只要是孩子睡得好,自己受寒受冷都无怨言,母亲得两乳为孩儿解决饥渴给予温饱;母亲的双袖为孩儿遮挡风寒,因为对孩子的怜爱,做母亲的经常是吃没吃好,睡没睡好,想方设法地让小孩子开心,只要孩子能吃睡安稳,做母亲的也就心满意足别无他求了。此为 第六推干就湿恩。大众各位善男子善女人,我们反思下是当报不当报?

    孩子长大到了婚配年龄,父母操心婚事,托人媒妁,打问家庭。又怕儿女吃亏受气,又怕儿女夫妻不合。此为第七求媒婚配恩。大众各位善男子善女人,我们反思下是当报不当报?

    待父母老年后又思虑为儿女准备遗产,自己省吃俭用,只想让儿女后代多享安乐。然而当今很多年轻人不感恩父母之恩,啃老成习,自己不努力不上进,整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钱就找父母要,而父母多娇惯纵容,这点不可不深思。此为第八营谋遗产恩;大众各位善男子善女人,我们反思下是当报不当报?

    父母对子女的恩深情重,做儿女的实在是难于报答于万一,父母看到子女在受苦受罪,都愿意以身代受,儿女为生计劳累,做母亲的心里总是非常的不安。听说儿女要远行外出,心里总是惦念着儿女在外面受寒受冻。如果知道儿女在外面辛苦奔波,做母亲的就会夜不成眠,心酸不已。此为九深加体恤恩。大众各位善男子善女人,我们反思下是当报不当报?

     父母亲对儿女的关爱是无时无刻的,起居和动静,儿女在身边或者去了远方,父母总是牵挂着。即使是活到一百岁的母亲,她都会时时担忧八十岁的儿女,要说父母对子女的恩德慈爱什么时候停止,只有母亲的生命到了尽头,也就是死后阴阳两隔才没办法。这是第十究竟怜悯恩。大众各位善男子善女人,我们反思下是当报不当报?

     以上略言父母之十大重恩,我们深感惭愧,对父母回报甚少。古人云:“不孝父母敬神无益”,我们学道必要遵循人伦之道,而人伦之道以孝为首,不孝者后来必遭受天谴,其祸必累及其后代实可叹哉。世人并非不知孝顺之道,有的明知而故犯,人为万物之灵,鸟兽亦知孝义,如羊跪母饮乳,乌鸦知反哺之义,人为何不尽孝道!奉劝世人,父母在世孝敬父母,胜过死后奉敬三牲酒理,在世敬一粒水米,胜过死后用山珍海味敬奉也。在世不尽孝顺,死后才请僧道诵经超度有何益哉?

 

 

 

即无相真 灭念削情   归根人神  复始相中 泯灭无形 与道合体   与真同伦

一动一念 缘行俱在 迷惑本来 毁无失有 如人父母 诞生男女 始相不见 

托相有为 其中有相 相化万状 艰难苦恼  忧虑悲戚 悉从相起 我既托相 

相即父母 令我父母 日夕悲酸 我相既有 父相母相 日渐衰朽 缘我相故

令我父母 始相沉埋 父母男女 轮转无已 是此有相 同归苦脑  我从今日从我相中 悉灭贪嗔 悉破险峻 持念平等 用报始相 使我始相 大得快乐 

 

        我们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得父母DNA遗传,所以相随父母,随着我们的成长,父母身体日渐衰老,发白齿落,背弯腿缓。我们要孝养父母。日常生活中做到:“安慰敬顺养”。此五点为日常之孝,不可不知也。

 

 

  (一)不使恶名加诸父母,谓之安。多听从父母教导,行善,不辱父母名声。让父母省心安乐。

  (二)一切烦恼,为子代其劳,谓之慰。不让父母忧愁烦恼。

  (三)衣食供奉,温言悦色,谓之敬。生活中顺父母之意,供养父母不能悭吝。

      (四)双亲怒责,不怨父母,谓之顺。父母有愠色则畏惧,如何父母意见不同多沟通。

      (五)父母生病,侍奉如一,俗语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父母生病,要延请明医为父母调理,躬亲汤药,尝饮食,衣不解带,夜不成寝,待父母百年后尽哀于礼有节,于心不忘,此为养。

       当今社会讲孝道,大致有三重意义,一是孝顺,善事父母;二是尊崇祖先,阐扬传统;三是发扬光大“孝”的精神,以“善”的诚意对待一切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营造一种和谐、健康的社会氛围。净明忠孝道认为:“入吾忠孝大道之门者,皆以祝国寿、报亲恩为第一事。次愿雨露顺序,年谷丰登,普天率土,咸庆升平。”(《净明忠孝全书》卷五)此皆学道之人首先学习孝道,广行天下,而得社会之和谐。

      从我们个人修道角度看,要识破我相,灭除自身欲孽。扫除贪嗔,学习真武大帝的舍己修道精神,奉持经书,叩拜祈请上帝,于三元五腊,四时八节,父母生辰之日为父母多放生诵经祈福。平时多行善举,善修善积,妙修妙积。

 

 

无诸苦恼 世世生生   托相全真 不致衰朽 然后修积

灭除我相   令无相著    将此无著    同灭始相 我相始相

悉归无著 相既无著 不见不有 不起不为  无碍无障

无闭无塞 自然去累 不堕苦海 普愿钦信  日持奉行

 

 

    修道在日常生活里,应放下一切贪嗔痴爱欲的念头,不要妄求神通和福报。身心清净,回归自然朴实,处理人际关系以吃亏忍让为高,恪守戒律,不背后诽谤他人。把一些生活中的细节做好。我们不要学道越学越远离生活。感恩生活给予的一切,对烦恼不执,对过往不纠。供养三宝,修持经典,不贪不诈,不媚不谄,上供老人,下养子女,孝养双亲,对朋友诚信。正直善良,热爱一切生命。自然会得到亲朋好友,自然生命的爱护。这就是成仙之路。,再以自己的德行,让父母受到应得的福,这才是真是的报恩。

     道家崇尚朴实,《度人经》云:“仙道贵实,仙道贵生。”所谓实是踏踏实实,所谓生是尊生爱生护生。孝是百善之先,让我们一起奉行孝道,用孝道回报祖师教化之恩,回报天地覆载之恩,回报国土护佑之恩,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吧!

    玄帝宣说此经,法门无量。我们可以在家里供奉玄天上帝,遵循赵真人所嘱,诵持抄写流通此经,于三元五腊,四时八节,父母生辰忌辰等日都可以一心诵念,礼念圣号,千五百遍,乃至万遍十万遍,为我们的生身父母历世父母而修妙缘妙行,转化轮回之苦,功德无量!

   今日贫道和大家一起学习此经完毕。仰凭玄帝上圣威德,愿天下一切现世父母健康长寿,幸褔吉祥。愿天下一切过去父母超生天堂,逍遥快乐。

 

 

愿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父母与宗祖,消灾增福寿。

礼帝为本师,悉灭贪嗔痴。

皈依无上尊,同登无上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