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元代赵孟頫临《黄庭经》三种、《妙严寺记》、《长春道院记》等

标签:
转载 |
赵孟罾
明 项 穆:若夫赵孟钪椋氯笙醒牛平佑揖鲋南巳幔夥Υ蠼诓欢嶂#ā妒榉ㄑ叛浴罚
明 董其昌:吾于书似可直接赵文敏,第少生耳。而子昂之熟,又不如吾有秀润之气。惟不能多书,以此让吴兴一筹。(《画禅室随笔》)
明 董其昌:吾乡陆宫詹以书名家,虽率尔作应酬字,俱不苟且,曰:“即此便是学字,何得放过?”陆公书类赵吴兴,实从北海有入,客每称公似赵者,曰:“吾与赵同学李北海耳。”(《画禅室随笔》)
明 董其昌:书家以险绝为奇,此窍惟鲁公、杨少师得之,赵吴兴弗能解也。今人眼目为吴兴所遮障。(《画禅室随笔》)
清 冯 班:结字,晋人用理,唐人用法,宋人用意。用理则从心所欲不逾矩。因晋人之理而立法,法定则字有常格,不及晋人矣。宋人用意,意在学晋人也。意不周帀则病生,此时代所压。赵松雪更用法,而参之宋人之意,上追二王,后人不及矣。为奴书之论者不知也。(《钝吟书要》)
清 冯 班:赵殊精工,直逼右军,然气骨自不及宋人,不堪并观也。(《钝吟书要》)
清 冯 班:学前人书从后人入手,便得他门户;学后人书从前人落下,便有拏把。汝学赵松雪,若从徐季海、李北海入手,便古劲可爱。(《钝吟书要》)
清 梁 巘:子昂书俗,香光书弱,衡山书单。(《评书帖》)
清 梁 巘:学董不及学赵,有墙壁,盖赵谨于结构,而董多率意也。(《评书帖》)
清 吴德旋:永兴书浑厚,北海则以顿挫见长,虽本原同出大令,而门户迥别。赵集贤欲以永兴笔书北海体,遂致两失。集贤临智永《千文》,乃是当行,可十得六七矣。(《初月楼论书随笔》)
清 吴德旋:刘诸城云:“松雪自当为一大宗,既或未厌人意,然究无以易之。”此就元人而论,谓鲜于、康里诸公皆非松雪之匹耳。(《初月楼论书随笔》)
清 吴德旋:松雪行书以《天冠山》为最,北海肖子也。世人艳称《民瞻十札》已属次乘,《梅花诗》则自《郐》无讥矣。(《初月楼论书随笔》)
清 钱 泳:松雪书用笔圆转,直接二王,施之翰牍,无出其右。惟碑版之书则不然,碑版之书必学唐人。或曰:“然则何不径学唐人,而必学松雪,何也?”余曰:“吾侪既要学书,碑版翰牍须得兼备,碑版之书其用少,翰牍之书其用多,犹之读三百篇,《国风》、《雅》、《颂》不可偏废,书道何独不然。”(《书学》)
清 钱 泳:张丑云“子昂书法温润闲雅,远接右军,第过为妍媚纤柔,殊乏大节不夺之气”,非正论也。褚中令书,昔人比之美女婵娟,不胜罗绮,而睇忠言谠论,直为有唐一代名臣,岂在区区笔墨间,以定其人品乎!(《书学》)
清 阮 元:元赵孟羁槟∧饫铉摺#ā侗北咸邸罚
清 包世臣:子昂如挟瑟燕姬,矜宠善狎。(《艺舟双楫》)
清 包世臣:吴兴书笔专用平顺,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顶接而成。古帖字体大小颇有相径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吴兴书则如市人入隘巷,鱼贯徐行,而争先竞后之色人人见面,安能使上下左右空白有字哉!其所以盛行数百年者,徒以便经生胥史故耳。然竟不能废者,以其笔虽平顺,而来去出入处皆有曲折停蓄。其后学吴兴者,虽极似而曲折停蓄不存,惟求匀净,是以一时虽为经生胥史所宗尚,不旋踵而烟销火灭也。(《艺舟双楫》)
清 包世臣:吴兴用意结体,全以王士则《李宝成碑》为枕中秘。(《艺舟双楫》)
清 周星莲:赵集贤云:“书法随时变迁,用笔千古不易。”古人得佳帖数行,专心学之,便能名家。盖赵文敏为有元一代大家,岂有道外之语?所谓千古不易者,指笔之肌理言之,非指笔之面目言之也。(《临池管见》)
清 朱和羹:子昂得《黄庭》、《乐毅》法居多。邢子愿谓右军以后惟赵吴兴得正衣钵,唐、宋人皆不及也。(《临池心解》)
清 康有为:吴兴、香光,并伤怯弱,如璇闺静女,拈花斗草,妍妙可观念更新,若举石臼,面不失容,则非其任矣。自元、明来,精榜书者殊鲜,以碑学之不兴也。(《广艺舟双楫》)
是款署“湖州观堂与受益外郎饮酒一杯之余,便觉醉意横生。戏书此卷,为他日一笑之资。孟睢薄!笆芤妗泵徘蟮略昵昂螅俳阈惺〖煨!!肮厶谩笔欠鹚轮行尴暗某∷>菡允稀吨匦薰厶眉恰罚州的观堂始建于南宋嘉泰年间,宋木毁圮严电.元至元二十一年曾重新修葺,历时十年。赵文作于大德元年(1297)九月,本卷也应作于此时。卷未有明代卞荣、王世贞、董其昌、文震孟、陈继儒,清代英和、永瑆跋。
释文:
纵览赵氏晚年较大字体的书作,有延佑三年的《胆巴帝师碑》、延佑六年的《仇锷墓志》、延佑七年的《福神观记》等,但这些书作基本上还是属于楷书,与此疏的书体尚有不同,可比性不是很大。此疏更像是即兴之作,无拘无束,信笔书来,行中夹草,方圆并用,别有一番笔墨,别有一种风格,别有一番意趣。它在赵氏的书作中是极为罕见的,赵氏在其晚年,于诸多江南名流面前,又着实显露了一次非凡的艺术才华,同时也使自己的书法艺术攀上又一新的高峰。这是赵氏晚年炉火纯青的书法艺术在自己一生中空前绝后的展示,也可说是在近60年书画创作舞台上,乃至在中国延绵数千年的缤纷书坛上,最后一次完美谢幕。之后,这颗书画巨星便陨落了。难怪书中所列江南名流胡长孺发出如下感叹:“子昂书,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这种评价,对子昂并不为过。自元至明清的几百年间,再没有哪位书家的艺术成就能与子昂相比。即使是极为自负,总欲将己与子昂相提并论且风靡一时的董其昌,无论是在人品、艺术的修养方面,还是在书法功底方面,与子昂相比也差之远矣。
《送瑛公住持隆教寺疏》卷释文(繁体):
兹審石室書記瑛公住持昌國州隆教禪寺,凡我與交,因詞勸□
處西湖之上,居多志同道合之朋;歌白石之章,遂有室邇人遠之嘆。第恐大瀛之小刹,難淹名世之俊流。石室長老禪師,學識古今,心忘物我.江湖風雨,飽飲諸方五味禪;棒喝雷霆,顯揚聖諦第一義。掃石門文字之業,傳潜子書記之燈。鈯斧既已承當,瓣香須要着落。望洋向若,不難浮尊者之杯;推波助瀾,所當鼓烝徒之檝。即騰闊步,少慰交情,開法筵演海潮音,龍神拱聽,向帝闕祝華封壽,象教常隆。
至治元年十二月日疏。松雪道人書。山村逸民仇遠、北村老人湯炳龍、巴西鄧文原、婺胡長孺、吴興趟孟籲、西秦張模、楚龔鏽、長沙馮子振、燕山貫雲石、吴張淵、浦城章懋卿、玄覽道人王壽衍、紫霞道士馬臻、句曲道士張嗣顯。
延伸阅读(一)
赵孟罱璧卣鸨ǔ
延伸阅读(二)
赵松雪书札六帖考
客游真馆日,鹤来玄圃时。援笔二大字,欣然千载期。长鸣松月照,屡舞竹风吹。天路何廖廓,吾与尔同之。子昂。
此诗已著录《松雪斋集》第四卷,题为《来鹤亭》。诗中提到:“在杭州开元宫,吾往年游宫中,而适有鹤来,因为书二字以名亭”。来鹤亭位于杭州西湖西北灵峰山上,晋开运年间,吴越王在此山上建鹫峰禅院,北宋治平二年赐名“灵峰”,来鹤亭就在寺后山巅,与孤山放鹤亭遥相呼应,也是过去妙高台的旧址。从诗的内容看,赵松雪此时已有超然出世、遁隐山林之意,有明显的释道思想。查赵孟钔砟暧敕蛉斯艿郎葜蟹搴蜕忻畔拢ㄖ蟹搴蜕校憬寥耍仔账铮缢瓿黾遥笾魈炷可街蟹迨ㄗ釉骸#允闲锤蟹搴蜕械男旁薪十通留存于今,可资佐证。
赵氏晚岁笃信释道,跟他的人生经历有关。至大三年至延祐五年间,赵孟钭詈笠淮胃熬┤沃埃劢梁擦盅砍兄迹俾淮蠓颍僦恋背黄罚⑼贫魅蛉嗽汗蛉恕5闭允系娜儆和官秩达到巅峰之时,其夫人管道升开始患病,而赵氏夫妇最为宠爱之幼女,也于皇庆二年正月二十日夭亡。延祐六年四月二十五日,管夫人因思念其女而伤心过度,且脚疾愈加严重,赵孟罴辞胫蓟叵纭N逶率眨胝允舷喟槿甑钠拮庸艿郎鍪秩隋荆溆诹偾逯弁局小妒朗挛蕹!⑷偃璧檬В瑧n患備嘗的赵孟钜欢ū纫话闳擞懈钋械奶寤帷
此帖字体长,瘦硬苍劲,遒劲洒脱,从书法风格和诗的内容双双印证,当为赵氏晚年之作。
二、《初六日至吴》帖(因与三希堂法帖中赵孟畛唠沽械摹暗驴∶盘鄙峡钕嗤萘砻┦臀娜缦拢
孟疃偈赘词榈驴∶湃手蹲阆拢好项初六日至吴,见李长送至书,且蒙厚馈,如数领次,甚感盛意。所喻者已悉,至都下当与令兄商略文书也。人还百欠,草草具复渐远,唯加爱不具。孟疃偈,孟罘猓ㄈ治胱郑
1.此帖上款为“德俊茂才”,与三希堂法帖中的德俊才帖的上款当为同一人,德俊与其哥哥德辅是赵氏侄亲,约比赵小二十来岁。
2.从帖中内容有“初六日至吴---见李长送至书”等语,可知写此信时赵氏刚到苏州。另据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钇咴崞渲兄弧袄畛ぬ敝械纳峡畹赂ń淌冢松衔奶峒暗恼允现肚仔值苤弧G椅闹兴嶂袄畛ぁ钡庇氡咎畛の蝗恕@畛びκ堑赂ā⒌驴⌒值茉谖庑死霞抑腿恕4颂搿袄畛ぬ
”当写于同一时间,从时间顺序看,“初六日至吴帖”在前,而“李长帖”在后。两帖同写于苏州。
3.本帖中有“至都下当与令兄商略之书也”文,可知此时赵氏将有赴京之行。“令兄”即是德俊的哥哥德辅教授,时在京司业教国子生。据查证,“赵孟钣诖蟮露年春,应成宗之召赴京全书《大藏经》,许举能书者自随……”。此帖当写于大德二年春,赵氏在苏州休病闲居江浙其间。故宫博物院单国强先生作《赵孟钚旁M年初编》中关于“近来吴门帖”及“赵孟盍帷敝械目贾つ谌荩捎氪颂南喙啬谌菹嘤胗≈ぃ
三、《老妇帖》释文如下:
老妇服陆处士药甚效,但尚尔黄瘦,饮食犹未有味。烦足下见陆处士,再求一方甚好。切属切属,阅道足下,孟疃偈住
从内容即可知,乃赵氏向友人再访求陆处士药,且为赵孟罘蛉斯艿郎尾 2檎苑蛉送砟暌蛲词в着偌由辖偶惭现兀∷拦橄缤局小O植赜谌毡镜摹吨林蟹搴蜕辛怼沸胖醒约啊袄掀抟陨伺剩饣剖荨绷皆吹蔽皇奔浼氨尘啊4颂痔逍蕹ぃ菥⑶羼常柿π劢。ν钢奖常庇搿吨林蟹搴蜕辛怼肥樾词奔湎嗳ゲ辉叮的送砟晔榉纭
四、《哀鲜于伯机五言诗稿》释文如下:
我生大江南,君长淮水北。忆昨闻令名,官舍始相识。我方二十余,君发黑如漆。契合无间言,一见同宿昔。春游每□舟,夜坐常促席。气豪声若钟,意愤髯屡戟。谈谐杂叫啸,议论造精窍。巍巍商鼎制,驵骏汉马式。奇文既同赏,疑义或其析。锦襄装玉轴,妙绝晋唐迹,灿然极炫曜,观都咸辟易。非君有精鉴,畴能萃奇物。最后得玉钩,雕琢璃盘屈。握手传玩余,欢喜见颜色.刻意学古书,池水欲尽黑。书记往来间,彼此各有得。我时学钟法,写君先墓石。江南君所乐,池气苦下湿。安知从事衫,竟卒奉常职。至今屏障间,不忍观遗墨。凄凉方井路,松竹荫真宅。绯袍俨画像,对之泪沾臆。孟疃偈壮省
鲜于枢,字伯机,号困学山民,寄直老人,渔阳(今北京蓟县)人,官太常博士,赵孟疃云涫榉ㄊ送瞥纾担骸坝嘤氩Р菔椋嘣渡酰ψ分荒芗埃岩樱∈滥顺破湍苁椋晌轿薹鸪龀谱鸲薄6人书法当时并称“二妙”。
据清代陆心源考证,赵与鲜于枢定交,在鲜于枢初任揚州行台御史掾之时(一二七八)。鲜于枢时年三十四岁,赵孟钅杲龆十六岁。本诗中“忆昨闻令名,官舍始相识。我方二十余,君发黑如漆”。可以印证。自此以后,由于两人的爱好、性格和为官品格等等方面的投契,而成为挚友。鲜于枢于大德六年(1302)卒。大德十一年(1307)赵孟钭魇鞘澹缘肯视诓攀牢迥辏ň菡悦项年表)。此诗在《松雪斋集》卷三有著录,名为《哀鲜于伯几》。综上所证,此帖当作于大德十一年间,时赵氏五十四岁。另观上海博物馆藏之《秋兴赋》,其风格此诗稿极为一致,当为同时期所书之代表作。
五、《留杭数十日帖》释文如下:
孟疃偈祝赂ń淌谌实茏阆拢肓艉际眨ㄙ刮岬苤矗榷檬椋履┓娇衫矗是一刮庑恕5稚岬盟菝危⒍枷铝跹宸剿奈铮醺猩醺小5J望售画之钞,及未售之画,千万早发至,乃大幸也。承报令弟口烟等已辨,尤以为感。令弟发至青纸欲金书老子未曾写得,想不怪耳。不宣。孟疃偈住
赵孟钚从氲赂ń淌谛旁鸺腥直鹞督次饷盘贰ⅰ独畛ぬ贰ⅰ斗畲鹛贰!独畛ぬ贰ⅰ斗畲鹛酚趾献坝肫咴嶂校植靥ū惫使┪镌海督次饷盘废植乇本┕使┪镌骸
此帖上款德辅,即段辅,曾以司业教国子生,故称“教授”,赵氏之亲戚(侄亲),小赵十至二十岁。
信中提及“故且还吴兴,抵舍得所惠……”可知,写此信时赵孟罡栈氐轿庑思摇A砑暗J望售画之钞,及未售之画,千万早发至,乃大幸也”,可证赵氏有委托德辅代为销售其书画事,据另一信札《李长帖》中有“发去物想已脱手……并前项余钞付下…”及《奉答帖》中也有“所发去物不审已得脱手未耶,急欲得钞为用……”等语,均可相互印证。本帖中有“令弟发至青纸欲金书《老子》,未曾写得,想不怪耳”与《近来吴门帖》“昨令弟求书《老子》,今已书毕带在此,可疾忙报令弟来取”语,写此信时赵孟钤谖庑耍督次饷盘吩蛐从谒罩荩督诽谐啤独献印芬研幢洗耍健按诖恕保丛谖庑擞υ实赂畹艿驴∈樾吹摹独献印肪崭招淳停⒖桃硭罩萘耍独献印沸赐暝谖庑宋蠢吹眉凹某龌蚰萌。退嫔泶了罩荨
根据德辅上款的四帖内容,再参考上文《初六日至吴帖》,可考证其时间先候顺序为①《留杭数十日帖》、②《初六日至吴帖》、③《近来吴门帖》、④《李长帖》、⑤《奉答帖》。除“留杭数十日帖”写于吴兴老家,时间约为大德元年十二月外,其余四札均写于苏州,时间在大德二年春赴京前夕。
六、《昨日承枉顾帖》释文如下:
李提举宅。孟钭蛉粘型鞴耍醺小3刈硬恢盐实闷浼鄯瘢剿傥饰桑⒁┎⑼菁埃倜婊按巍C项再拜。晋卿提举契兄执事。四日。
此帖上款“晋卿提举”,待考。其内容提及两事,一是托晋卿举问池子“砚台”的价格,二是向晋卿提举索要疮癣药。此处所提及之疮癣药,或是赵孟罘蛉斯艿郎冀偶灿靡蛴锌赡苁俏浞鹈攀Ω抵蟹搴蜕蟹们螅蛭榭凑悦项《致中峰和尚十一札》之一《疮痍帖》中有“中峰和尚老师侍者,孟钫以久不上状。侧闻苦疮痍之疾,深助耿耿……”可知此时中峰和尚也有“疮痍之疾”。而此帖被学者公认为赵氏最后的一通书信。则此札当写于赵氏晚年之笔,观此帖书法风格,其笔法洒脱,沉着而又轻灵飞动,虽不经意,但书成已进入化景,实乃赵孟钔砟曛绺瘛
从鉴藏印可看出,此六帖曾经英和、翁广平、叶志诜、查莹、张谨夫、刘问涛等收藏,并有英和跋于卷尾。可称流传有绪。
清安岐《墨缘汇观》、《石渠宝笈续编》著录。
此作是赵孟钍樾吹奶坪堵芍性品蚣氖舅团坦抛邮秸赂枰院椭肥耸胝悦项《与国宾山长》信札及杨维祯《小游仙辞》、危素《陈氏方寸楼记》四段合装于一卷,共24行。
此诗帖笔法丰富,变化多端。初起较为严谨,楷中带行,写到后来行中见草,笔力苍劲厚重,点划、使转交待分明,应是赵孟钔砟晔榉ㄖψ鳌
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