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封龙山修真观与张忠禄老先生的不解之缘

(2013-06-06 19:16:58)
标签:

转载

  龙山地处太行山山东麓,元氏县与鹿泉市交界处,东北距省会石家庄市区22公里,它以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秀丽的自然风光,赢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吟咏和游人的赞叹,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封龙山自然景观浑然天成。远观郁郁葱葱,群峦积翠,古木苍郁,瀑布清泉,处处引人入胜,游人置身这里,犹入“桃园仙境”.历代道家在这里兴盛发展,留下了宫观庙宇及遗址十几处。
   封龙山自然风光秀丽,以沟深林茂,清泉碧溪,奇峰怪石为胜。 封龙山历史文化璀璨,曾有五通汉碑、三大书院、四大禅林、三大石窟、两大道观。早在唐代《十道志》中就被列为河北名山,以封龙山历史文化而论,汉代李躬、唐代郭震、姚姚敬曾讲学于此山。五代以后,书院文化光起,真定名士、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李昉与学者张著在此创办学院,奠定了封龙山在河北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到北宋,见诸记载的河北书院仅有三处,全在封龙山中。元代著名学者,数学家李治在此著书讲学,时有著名文学家元好问教育家张德辉在此讲学授业,人称“龙山三老”。他们在此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使封龙山成为河北古代教育胜地之一,不仅名冠燕赵,而且声气播海外。

   封龙山南坡脚有龙池村,现分为南龙池,北龙池两村。传说,村中妇人生一蛟,其父恶之,以斧斩之,断其尾,逃至村中深潭,现称龙潭,久之,能化人形,村人习之亦不惧怕,因其父姓张,故称其秃尾巴老张,修炼年久,上天封其为龙,飞腾上天,众人均见。后称此山为封龙山。即上天封蛟为龙之意。汉代此山名飞龙山。
   另一传说:封龙山是大禹治水时候的故事,大禹为了降服蛟龙的兴风作浪,给黄河流域的人民造成灾难,将蛟龙锁封此山上,而得名“封龙山”。包括山上的黑龙洞等都与大禹治水 的故事有关。
  封龙山是原始鬼神崇拜的胜地,历代道教兴盛发展,留下了宫观庙宇,及遗址十几处:东南坡山谷中,约创于唐代的修真观, 修真观”是封龙山著名道观,宋真宗曾 为之赐额,后人作《修真观赐额记》。相传是道士徐元英修道处,故名徐童观。传说在唐朝,仙人徐元英在此地把辟谷之法及十颗仙丹传给了凡人骆元素(唐代昭庆人),言毕化作童子乘云而去。骆元素从此在修真观常年辟谷、修炼,尽得道家吐纳导引、内观存神之妙法,终于悟道而仙去。道家老祖陈抟,曾常年隐居封龙山的修真观和武当山的九室岩,善吐纳之胎息功,经常百日辟谷,“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亦曾辟谷二十年。修真观至今保留着陈抟老祖打坐用的希夷洞。宋徽宗曾多次征召陈抟老祖入朝赐官,均被拒绝,无奈,在宋政和三年公元1113癸巳年间,对陈抟老祖的修行地拨额赐匾“修真观",宋宣和元年(公元 l l19年)增修,规模宏大。经多次战火后,元代一度废弃,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道士张白玉重修,民国年间废弃。
   现在当地热爱道教的张忠禄老先生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山上,在广大信众的支持及募捐下修复了:三清殿、玉皇殿、王母殿、财神殿、奶奶殿、三官殿、北斗殿、送子殿等殿堂。
   每年的三月初一至十五、六月初一至十五、十月初一至十五乃是修真观的庙会之期。
每逢庙会,成千上万当地及外地信众蜂拥而至修真观拜神、许愿、忏悔、求财、求子等。美多灵验。2012年7月22日(阴历六月初四)修真观举办三清殿落成仪式,恰逢六月份的庙会之期,届时当有唱大戏等各种活动。欢迎各地善男信女前去拜神、许愿。
张忠禄老先生电话:13473398053  
   至今封龙山还保留着它的摩崖石刻书法艺术瑰宝。由曹崇之书于封龙山的摩崖石刻,尤其是题景摩崖石刻,是封龙山书法艺 术的瑰宝。修真观前大宇摩崖“封龙山”及元代中书左远史彬手书“试剑石”行楷大宇,字迹雄浑 潇洒,用笔道劲刚健,堪为封龙山书法艺术中的精品。另外,历 代赞咏封龙山的诗词歌赋也多赖刻石以传世。景与待互映,诗与 石相衬,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转载]封龙山修真观与张忠禄老先生的不解之缘 此为:张忠禄 老先生
手机:13473398053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