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道教现状对话录

(2013-05-19 18:28:40)
标签:

转载

拜读
原文地址:道教现状对话录作者:啸然而至

一、关于道教现状的整体估计

答:我坦言,道教继承道家思想而使之宗教化,道家思想是道教教理教义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来源,道教在宗教化的过程中是依据社会需求而包罗广泛的,因为“道”是宇宙间唯一的真理,又是复杂的,而对科学、直观、实证及逻辑推理的解释是难以描述清楚的。道教之“道”在学修上有是有层次的。比如事物规律之道,专业修炼之道,哲学思辩之道等等,宗教最终极也是最原始的道。道教继承道家学说道是宇宙的根本,万物的根蒂,既是原始的、又是终极的。道教之神仙学说是道的演化。

近现代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强势进入,本来因明降清起对道教在教义、形式、体制上招来改变,而使道教彻底在清末民间化,并走上民间宗教、乃至完全江湖化的下层,明以前的宫廷礼遇道士,从王常月之后失去了往日的荣耀。过份江湖糊口方术,更受到西方文化冲击,乃至不明就理的病垢,另一方面在人才上,精英缺失,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冲击加上当代教育体制造成高考与普通人才分流,传统文化的缺失和变化,加上道教自身内部管理制度及系统适应不及当代西方学科快速,传承方式上的过去做法,人才方面,明以前朝廷供养大道士,清以后民间低俗化的道士,当代现实有文革的冲击更不用说。因此,当代的前景并非美好;没有主流和主心骨的信仰,民间化而得不道提升,管理上的政府行为。等等。所以,道教文化上是可贵的,形势上是可悲的,前景是不容乐观的,自嘲是自然的。

二、关于道教的神仙信仰

答:我认为简单地从三个层面回答

1、道教所有的神仙是“道”的衍生物,“道”“神”一体,道的不同显化为不同的神灵,道虽说不是神,但神是道的演化和教化的需要而派生出的。

2、坚持修炼可以成为神仙,此神仙也是三层概念,一是通过对道的认识信仰而且信奉而追求以达到一种精神上的绝对逍遥自在和道的一种无待状态,实际可以看而一种精神成神的超脱和解放、心灵精神的绝对自由。二是通过修炼在人格上有绝对的精神魅力,就是社会上有超人意志、超人品格、超人道德的伟大人格,是性格由人向神的进步。三是在修炼功法上可以延长身体生命寿期,也可以聚集精气神能量而成内丹,保证身体内身长期保存。同时因修炼反朴归真而后天的清静返回先天的清虚,接收的神灵的感应而成神,(其反应是在人间借他人它形来昭示,只是人们一般不知道罢。)

3、万物的灵魂中只有人的灵魂最具修炼效能,可以成为万灵的主宰,修炼成神的人实际是是灵魂的高级结集而具有信息能量,此信息能量在自然宇宙间与有修炼缘的信息沟通和联系,产生神灵的启示而反映超人的功能。——这就是神仙信仰!

三、关于道教的存在方式

答:在第一个问题时说到古代明朝以前的存在方式是以官方关系为主的。过去是以儒家文化为主,道家思想虽有自己特色,但道教的理论不系统、不完整性是很正常的,而它只有借助三教的说法来整合,而存在形式也是介入两者之间。既有阳春白雪的逍遥派的“竹林七贤”和隐逸人;也有下里巴人的江湖人士,而且往往两者兼而有之。当代不能不存在西方和当今流行的教育形式,使宗教成为民间活动模式,尤其道教在教义理论的更新系统不明确,不成套路,道教经组织在自己的教义思想、神仙体系、教制机构、丛林制度、组织管理都没有统一的模式,地方性随意性过强,协会机构政府化、官僚化是附属摆设,所起起作用不大。道教优势是关心民众一线的民间,在老百姓心中思想道理深入,但形式上无章法。老百姓知道是中国本土自己的宗教一种自豪感。需要一些实用性、方术性关乎生活生命的话题和内容的东西道教最实际、最能用,极具功利性劣势,过份功利后被骗子利用,杂而无端,鱼目混珠,当前存在的困境是可想而知的。宫观不少,人才不多,合法场所不旺,灰色市场太大。我们无能为力。

 

四、修道与弘道的途径

答:我日常修炼方式有动功练太极拳,静功回悟道教思想和修炼原理,时常静心冥坐,每天念经拜忏清除罪孽,同时为众人排忧解惑。与传统修炼相比,我们现在不是专一打坐静修、有溶诵经礼忏,道场法事,传术教人,等在一起,既修自己,也度他人。方式是灵活改进,但效果不成规模,当今体制和场所内外讲经说法不成惯例。直白地讲,尽自己修炼的功能去弘道,一方面尽量修练自己而学习道术,一方面在道观这个平台做一些弘道的事情。矛盾和冲突时以适时为主,在陕西以修炼为主,在北京以学习为本,在广东以弘道为业。

 

五、融入道教的机缘

答:最初接触道教是85年北京人文函授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系的教授主办)在教材上认识老子、道教,随后宗教恢复活动后的家乡环境的影响,加上文艺作作品的全真道的描述,高中时代之少林、武当武术风气。回乡之后的“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的感慨,民间的神仙传说。姨妈吃斋,当地民间方术的传统,和地下巫婆神汉的民间活动对我对道教的认识,“好气学艺,宿难出家”,想成就气功师就上山修炼,于是92年起三上武当山寻师学艺、出家住庙最初在武当山玉皇顶打听郭高一,后到玉虚宫随听李诚玉,因郭上神农架,再是在93年寻常到94年履行拜师、皈依和冠巾仪式,时在九宫山瑞庆宫、让老师父取名。后到祖庭楼观台参访,再回武当山认祖归宗——97年拜师武当山王光德大师。那几年在西安终南山体验宗教生活是最珍贵的记忆,2000年后上北京学习和工作。因为出家住庙、全真体制在西北是正宗和传统的。在目前的道教传承中我最注重在小庙出家,大庙常住,有西北经历,时间要三年以上才有资格在能说是出家道士,有十二年以上的出家经历后才能更有共同话语。

六、谁是道士

答:道士的概念在文人学者笔下是多样的,在大众称谓中,以道教职业和方术为人服务和从事生计的人为道士,在家想接触道教和学 习的是居士、信众,这是传统的传承方式,现在有些人,他们皈依正规庙宇内的道长后,也分别从事宗教活动,渐之也称自己是道士,但容易冠以“假”字,这看别人怎么看,美国的张绪通是道士,张怡香也是道士,法国的施舟人也是道士,我刘嗣传也是道士,就看人们从哪定位道士了。

道观内混饭白吃,这跟那个单位都有混日子的道理一样,我不必多说。

七、公益和慈善事项与道教的传播(以下题目恕我简答)

答:响应生态林,当地扶弱助贫,个人资助小学生(每年每季)我和我们道观都做的在五万以上。

八、现代生活和道教改革

答:工具使用、态度、心态、机心——机械、矛盾、汽车、节能、返朴归真,传教方式,适应、人驭物,非物役人。

九、生活道教的含义

答:生活道教,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提升生活,张继禹的讲法我赞同,是未来发展方向。神圣与与通俗同在,阳春与白雪篦美。

十、常住与游方的经历

答:长江流域的道术和技艺,终南山的传统和修持氛围,广东及开放发达地区的信仰和经济,海外对道教的兴趣,都是我云游后感慨多的方面。我没自行游历海外,受邀道欧洲等地讲道和传授太极及道教养生功法。亚洲只有港澳和韩国。除本土及华人圈内以外,韩国是道教最有发展潜力的地方。(这是一位学者与我的采访对话)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