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枣冢庙

标签:
转载 |
我有一位在商丘县土生土长的、先在商丘地区上学又在商丘县工作、做官的老同学关世常,给我说了个骑车游玩的好地方“皂冢庙”,就在睢阳区毛堌堆乡正西。我在网上查了查也没有查出啥有价值的东西来?我还担心大老远跑过去一看纯粹是个地名,又问了问老家在附近的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科的邓传宏科长,他说有个“皂角庙”。
2010年12月26日,是周日,天气晴朗,气温高,决定走一趟乡野寻迹。在城里有两三级的风,野外就有四五级的风,反正有点西南风,正好顶风。沿商柘公路南行,这条道路不久前我走过,路上石子多、车多,不好走,也许是因为成了熟路的缘故,或者是因为这个季节不是建房子的旺季,拉石子的车少了,我感觉路比上次好走多了。途径路河乡、毛堌堆乡,一过毛堌堆就正西上S327线,过了商周高速涵洞正南就到了。“皂角庙”在当地名气很大,连年轻孩子都知道。
枣冢庙始建于西汉,供奉着商朝末年帮助武王伐纣的大将黄飞虎。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共分三节九院。沿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山门、东岳大殿、玉皇殿、先王殿,两侧有阎王殿、森罗殿、泰山奶奶殿;东跨院依次为大佛殿、禹王阁、奎星楼;西跨院依次为吕祖殿、三官殿、浑元楼。所有建筑均塑有供奉的神像。庙前是一个水坑,立有“放生池”石碑一块。枣冢庙是个香火圣地,上香的人络绎不绝,香烟缭绕。有求神灵保佑的、有许愿还愿的、有看病的,各有各的目的来上香的。我不信神不信鬼不信魔,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我拜谒古迹的目地一是观光二是骑车,也不上香,但我确实在乡野看到这样保护完整的古庙感到惊奇,我转了一圈,楼上楼下都看到了。据管理者介绍在文革期间之所以没有被破坏,受益于曾经在这里当过学校。
我看管理庙院的老者穿的是道士服装,庙院内到处插着红旗黄旗,叫人一看就知道是道教圣地。道教和佛教还是两个不同的门派。
庙院依靠政府拨款、群众集资、香客捐献进行维护,庙院规模大,建筑宏伟,雕梁画柱,精工细作,先王殿柱子上雕刻的动物形象栩栩如生。我到时有几个民工正在刷油漆、打扫垃圾,我一问还都是义务来做工的。
当地老百姓叫皂冢庙、皂角庙的都有,为什么叫“枣冢庙”呢?原来庙地是一片埋有坟墓的土丘,土堆上长满了枣树,后来人们就叫成了枣冢庙了。
每年三月二十六、十月初一以及每月的初三、初六、初九有庙会。
在地图上查询的结果,距离我家3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