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正統道教科儀祝頌偈咒

(2011-06-10 12:47:10)
标签:

杂谈

         壇場布置、供具法器、法師職責等,是舉行醮壇的基礎。但僅此還不夠,醮壇作為道教的祭祀儀禮,還有它特有的科儀程式,如上供、祝香、陞壇、宣衛靈咒、鳴鼓、發爐、存想、降神、迎駕、上章表、奏樂、步虛、散花、讚頌、宣詞、復爐、唱禮、祝聖、送神、散壇等。
         在醮壇儀式中,發願、讚頌、唱偈、念咒是必不可少的內容。祝頌偈咒都是韻文,法師唱念,稱為「吟表」,長聲短調、抑揚頓挫,有聲有色,協韻合律,再配以醮壇法器的擊打與樂器的吹奏,烘托出醮壇的莊嚴神秘氣氛,能給人一種強烈的宗教感染力。
         祝:在醮壇上,高功焚香發願,啟奏神靈,即要念誦祝文。以下是高功上香的三首祝文:
         上御案香祝:
玉華散景,九氣含煙,香雲密羅,逕上九天。玉女侍香,金童傳言,上聞帝前,令臣所啟,咸乞如言。
         上手爐香祝:
道由心學,心假香傳,手執玉爐,心存帝前,真靈下眄,仙旆臨軒。令臣關告,逕御三天,所祈所願,函疏如言。
         上洞案香祝:
朱陽九霄,蔚藹元晶,靈鳳來翔,上祝玉京,流結感化,仙道克成。願此丹禱,隨煙上陞。
         頌:讚頌是都講在醮壇上吟誦的讚美神靈的詩句,有三啟頌、智慧頌、奉戒頌、學仙空洞頌、出堂頌、還戒頌、解壇頌、唱道贊、華夏贊、空洞贊、回向贊等。以下是〈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的三啟頌:
         三啟頌一:
樂法以為妻,愛經如珠玉,持戒制六情,念道遣所欲,澹泊正气停,蕭然神靜默,天魔並敬護,世世受大福。
         三啟頌二:
鬱鬱家國盛,濟濟經道興,天人同其願,縹緲入大乘,因心立福田,靡靡法輪昇,七祖生天堂,我身白日騰。
         三啟頌三:
大道洞玄虛,有念無不契,煉質登仙真,遂成金剛體,超度三界難,地獄五苦解,悉皈太上經,靜念稽首禮。
         偈:「偈」是古樂〔上、X、工、凡、六、五、伊〕為音譯,是一種詩體諛神之辭。偈語三至八字為一句,四句為一偈。醮壇上法師吟偈,有開方偈、召請諸神偈、召亡人偈、召請偈、澡浴偈、法橋偈、下橋偈等。〈大明立成玄教齋醮儀〉載建度亡醮所吟偈文是:

         揚幡偈:
祥雲結就此靈幡,影落浮空散世間,縹緲靈風才一舉,合靈俱得脫幽關。
         立寒林所偈:
符命過溟漠,靈幡颺〔ㄧㄤˇ〕曉風,遷神超北府,飛舄〔ㄒㄧˋ〕椅上南宮。
         召魂偈:
太微回黃旗,無英命靈幡,攝召長夜府,開度受生魂
          咒:咒語是頌神制邪之文,是道教使用最廣泛的具有法力的語言。醮儀中使用的咒有五方衛靈咒、淨壇咒、解穢咒、人戶咒、出戶咒、上香咒、淨天地咒等。各種醮儀開始時,都要宣衛靈咒,有些科儀還宣五方衛靈咒,如〈真武靈應大醮儀〉宣五方衛靈咒是:
         東方
九气青天,明星大神,煥照東鄉,洞映九門,
轉燭陽光,掃穢除氛,開明童子,號曰玄卿,
備衛我軒,上對帝君,收魔束妖,討捕兇群,
奉承正道,赤書玉文,九天符命,攝龍驛傳,
普天安鎮,我得飛仙,與道合真。
         南方
三气丹天,煥景流光,熒星轉燭,洞照太陽,
土有赤精,合契虛皇,開明靈童,號曰華房,
總統火兵,備守玉堂,斬邪束妖,剪截魔王,
北帝所承,風火莫當,流鈴交煥,翊衛壇場,
正道流行,敢有巴狂,我享上功,坐運魁罡,
億劫長存,保天無疆,與道合真。
         西方
七气素天,大白幽精,光耀金門,洞照大冥,
中有素皇,號曰帝靈,保神安鎮,衛我身形,
繼絕邪源,王道正明,宮殿整肅,三景齊年,
道合自然,飛昇紫庭,靈寶符命,普惠萬生,
元皇正氣,來合我身,功加一切,天地咸寧,
與道合真。
         北方
五气玄天,元始徘徊,辰星煥燦,光耀太微,
黑靈尊神,號曰層威,統冠飛天,仙裙羽衣,
備衛五門,檢精捕飛,敢有干試,豁落斬摧,
玉符所告,神鎮八威,邪門閉塞,正道明開,
映照我身,三光同輝,策空駕浮,舉形仙飛,
與道合真。
         中央
一气黃天,調理乾坤,陶鎔陰陽,總統玄真,
鎮星吐輝,流煥九天,開時童子,號曰天璘,
元氣陽精,焰上朱煙,洞照天下,及臣等身,
百邪摧落,殺鬼萬千,中山神咒,普天使然,
五靈安鎮,身飛上仙,與道合真。

 


         上述祝、頌、偈、咒 , 都是韻文,這種韻文源於古代先民的祀神活動。就韻文的種類來說,中國古代有古歌謠、詩經、楚辭、樂府、賦、律詩、絕句、聯句、集句、盟、誓、箴、規、戒、銘、連珠、頌讚、哀辭、誅、祭文、弗文、祝文、蝦辭、玉蝶文、上梁文、兒朗偉等,其中頌讚以下諸韻文,多與祭祀有關。
道教醮儀中的祝、頌、偈、咒,源於古代巫祝祭祀的樂歌。〈禮記〉、〈詩經〉中,就有不少祭祀歌辭,〈周頌〉、〈商頌〉、〈魯頌〉,就是〈詩經〉收集的宗廟祭祀樂歌。道教科儀正是採擷了古代祭祀歌詩,加工改造,豐富發展,形成表現道教思想最具特色的祭祀文體。
         祝、頌、偈、咒可以莊嚴道場,增加醮壇的神秘氣氛。各種醮儀法事,從開始至結束,其間每一個程式,都穿插有祝、頌、偈、咒之辭,這是向神的誦禱、訴說。在靈香氛氳、燈燭洞幽、靈幡搖曳的壇場上,法師琅琅禱告,伴隨鐘磬鼓樂聲聲,彷彿神真降臨。在這人神交結的壇場,世俗的塵念被蕩滌淨化,人的心靈亦受到壇神秘氣氛的感染,從而對神靈肅然起敬,齋醮儀式的感化作用正在於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