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虎山学道感悟   作者  自然门弟子-谢玄常

(2010-10-26 19:12:33)
标签:

传度

道教文化

修道

修行

道法

道德经

道教

杂谈

分类: 学员心得
     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进了自然洞天群,现在回头想想认识师父到现在都快三年了,在这三年里群里有来的有去的。由于我个人原因,曾经也退出过自然洞天交流群,(其实在退出之前的几次交流中师父的大德已经让我很感动,退出时也知道自己犯了错误感觉很对不起他老人家。后来经过几个月的沉淀,自我反省之后,我找师父聊天,师父不仅不计前嫌,还再一次把我加入交流群。一直到现在,可能当初介绍我来这个群的那位师兄已经不再这个群了,而我最后却留下来了,也许这就是缘分吧,与师父的缘分,与道教的缘分,与诸位师兄弟的缘分,这是我几辈子修来的福报啊!09年师父带了一批弟子上山学习,那时候本来想去的后来由于经济原因没去成,不过这也未必不是好事,就在这之后我犯错误退群在退出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反省中我感觉自己慢慢的有了少许的成长。一切皆在机缘。后来师父问我今年要不要上山学习,我答应了(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以前由于条件不允许,一直没有机会诵读早晚功课经,蒙祖师爷保佑,直到八月份,才有独立的空间,于是我在上山前的几个月里一有时间就诵读功课,也算是在朝谒祖师面见师父之前尽量斋戒身心吧。

庚寅年九月,怀着无比向往期待的心情,上了前往鹰潭的列车,(期待着是那里千年道都所积淀的道文化)列车上一直按捺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终于马上就要见到师父了,)  车子还没到鹰潭,我就和师父发了几条信息。和师父发完信息之后又和玄智师兄发了几条信息…….终于到了上清宾馆了,经玄智师兄指引我来到了二楼会议室,师父正在里头讲课,我礼貌性的敲了几下门,然后进去四处张望了一番,在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当中首先发现了金龙师兄,嘿嘿,最后游离的目光定格在了师父身上,然后傻傻的打了个招呼。师父关切的问了我有没有吃饭,然后喊我坐到位置上,听着课,看着师父,看了很久,这是我两年多来第一次真真切切的看到师父。以上都是题外话,下面谈谈这次龙虎山之行的一些小小感悟其实也说不上感悟,由于本人表达能力有限,所以下面就大概的说说:

     首先谈谈,作为一个在道士,在世俗中修行的一些看法,我们正一派道士大部分都是在世修行,尘世中的诸多诱惑,机巧,物欲,无不时刻围绕着我们。庄子书曰:有机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 机心一出,则道心渐泯矣。但是在世俗中不免接触很多繁杂的事物。人有七情六欲,七情六欲的滋养条件就是世间万类。老君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如何应对纷纷扰扰的世俗社会。“经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又曰:多言数穷,不若守中。” 视其不见,非蒙起目,听之不闻,非塞起耳。眼耳口鼻,所传达的意识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本心。所想所思全凭心意去控摄。修道之人对心性的把握尤为重要,心为神主,故老君从无量劫来,观心得道 度化世人。经云:心为祸本,心为道宗,心可至祸,心也是筑道之基。太极生两仪,人心之始可以看作一个太极,由于后天在眼耳口鼻等等…意识的作用下太初之心分化为二,一为道心,一为常心,这些外界因素不断增强,为其所需慢慢的常心渐增而道心日损。道不弃人,唯人自弃。世人皆怀道心但却重常心而蔽道心,重其派生而轻其源本。非其自重,乃物使然。人有时在恍惚瞬息能体悟到自己从未有过却又似曾相识但又难以言表的东西,或喜悦,或悲伤,或空洞,或朗澈,时若日月澈体。时若置身幽冥。这就是先天本性依常心而显。这是以识显道,非以道显道(个人理解) 。。。所以修行之人常以静功去体悟真性,无思无虑以达到少用常心,少用则损,不用则弃,日损常心而渐增道心。终而伏之,二者一念,归于太初。但是在世俗中不能不接触事物,所以在世之时,当含三而守一。以常应物以道守心。 如“拳理所言:不丢不顶” 在世修行亦当如此。遇世事以常心应之,外顺于人周于万物而内心保持纯正之念。来者不逆,去者不违。游刃于酒肆花香之间逍遥与红尘世俗之内却不失其内质。如庄子书曰: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收放自如,芸芸万类归与零时既化无有。含虚而待实。繁物而内守中正,虽处浊世红尘被五色所染但心中不失大道。手足骨肉脏腑之中则心既为道,天地阴阳五行之内则我既为道,道为我心,我为天地之心。外化而内不化,物化而我不化。下面谈谈为何要修道。修道一方面是为了寻找真我,去伪存真。一方面是济世度人,为何要济世度人,道观天下,天下皆一,德观天下,则分仁义。所以要以一炼己以德度世。修道以忠孝为本,小忠者忠于妻友,小孝者孝与父母。大忠者忠于君主,大孝者孝与天地。天地载我之形养我此身,当视若父母,世间种种皆生于天地之内,万物皆我弟兄。小善不行大善不立,所以在修道的路途中要以己绵薄之力尽量与万物结下道缘,待功成行满之时在以大慈悲之心顺天随缘渡世,以达到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南华真人有云:道在屎溺,万物皆含道性,所以在修行悟道之中,万物皆为道唯我非道,故以效天地法乾坤而体道是谓度己。可以说是体悟自然。万物虽有道性,但日含其道而不自知,,所以,可以说。天地万物皆非道而我有道,故以我之道化天地万物为道是谓度人。这可以说是合于自然吧。(以上是个人浅见若有不当请师引正)。    

      08年师父就在群里发了早晚课,但是由于条件所限,那时候只抽了一点时间念了几次晚课,直到今年8月份蒙祖师爷保佑,和我住一起的大哥一家突然搬出去开店了,就剩下我一个人住,所以我每天早晚一有时间就诵读功课,也算是在上山朝拜祖师面见师父之前的斋戒身心吧。

   书云: 金书玉笈,为入道之门墙,讽经诵咒,乃修仙之径路。”早晚功课一直是我们道门日常修炼的至要。 通过对早晚课的修持体悟经书中的奥意,忏悔罪愆。经中有言:诵持万变妙理自明。我感觉诵经之时不要刻意去思考文字表面的意思,有时候着意了就出现不接下文。要用心去体悟顺其生灭,此起彼伏,绵绵不绝,了心经云:了无执住,无执转真。   

    在意念放松之时身心合一。口诵之,心自然会意。注想金容,称扬天尊宝号时,若置身太虚,与道合真,人神合一,道经常以尔时开篇,我感觉天尊时时刻刻都在讲经说法,或在此时或在彼时,或在天上或在人身,众生道心披垢,所以难入其境,诵读经典,就是为了让自己开悟善心。得闻正法~~~~~

      在此,真心感谢师爷,真心感谢师父为我们的付出,真心感谢玄智等诸位师兄忙里忙外为我们打理后勤。(说这句话的时候挺汗颜的,谢谢)

                                       自然门弟子___谢玄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