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戒律全集八《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
(2010-06-16 21:14:30)
标签:
杂谈 |
分类: 道经宝藏 |
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 經名: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一卷。底本出處:《正統道藏》洞真部戒律類。 |
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
謹按虛皇天尊言:出家超俗,皆宿有良契,故能獨拔常倫,若慎終如始,精至修鍊,當福及七租,慶流一門。所謂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入道之門,積德之基,亦必由此始。開度之時,宜受初真之戒,其戒有十,爾當受之。 第一戒者,不得不忠、不孝、不仁、不信,當盡節君親,推誠萬物。 按傳曰:仙經萬卷,忠孝為先。蓋致身事君,勤勞王事,所以荅覆庇之恩也;修身慎行,善事父母,所以答生育之恩也;事師如事父母,所以荅教誨之恩也。民生於三,事之如一,乃報本之大者,加以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敬信神明,所以荅造化之恩也。併前三事,謂之四恩。至於祝國延禧,除妖卻害,化民為善,禆王化之所未及,乃出家之忠也。生則誘其親,以惜福向道;死則為之,遷神福鄉。其處己,則離諸恩愛,息諸塵緣,專精一心,勤於學道。道功既就,則雖億劫種親,皆得超度,上可以報四重之恩,下可以濟三途之苦,廼出家之孝也。至於不仁者,欺心妄作,越禮非為;不信者,虛誕自矜,華辭惑眾。要當知大忠者,不昧其心,至一物不欺;大孝者,不悖於理,至一體皆愛。然則一語欺心,非忠也;一事悖禮,非孝也。故忠孝為諸戒之首,百行之源,學者之先務也。若能依上遵守而行,則可以盡節君親,推誠萬物矣。 第二戒者,不得陰賊潛謀,害物利己,當行陰德,廣濟群生。 夫陰賊潛謀者,是暗中使人為非,教唆詞訟之謂也。令人入於陷阱憲網之中而自得快樂,害物利己之念,迨不可勝言。若或返照迴光,化人為善,則廣陰德,普濟群生,斯廼入道之第一義也。 第三戒者,不得殺害含生,以充滋味,當行慈惠,以及昆蟲。 第四戒者,不得淫邪敗真,穢慢靈炁,當守真操,使無缺犯。 蓋不淫邪者,所以戒亂倫也。夫有家者,特為繼後承先而設,故憑媒議通書娉,明白婚娶。又為酒食,以召鄉黨僚友,以厚男女之別,則夫婦之道,禮所當然,實不犯他人之色,又何淫之有?娼妓之徒,名曰下賤,正以其苟合,亂人倫也。若親此輩,是與等矣。然前代仙師亦有游戲妓門者,蓋或以試鍊道心,令見境不動,或從化導有緣,令背塵合覺。後之凡夫,或引以證己,實乃左道濫遊,真妄不同,仙凡異致。端人正士,自善主張,未必溺於其所惑也。其出家超俗者,皆因宿有善慶,所以獨拔常倫,果能頓息塵緣,斷絕色慾,精修道行,當證仙階,福及九祖,慶流一門。經曰:仙人道士,非有靈質,積精養炁,以成真者,此也。然或初基,未明志節,早宜修省,以勗將來,毋負善因,復墮塵網,當守真操,使毋缺犯,則福德日新,道功可就矣。 第五戒者,不得敗人成功,離人骨肉,當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 夫不敗人成功者,蓋聞人有一善,則贊和之,聞有諸惡,必當掩之,使之成功,不至喪德。又不離人骨肉者,或見有親族不和,父子、夫妻、兄弟、師友,因矛盾而至參商者,當以道勸勉,使之雍和,令不離間,則人倫不廢,道義兩全,實聲真之要路也。學道之士,宜各體知。 夫不飲酒者,所以戒亂性也。蓋酒本以行禮,浹洽和氣,古人主賓百拜,終日而不至醉,示有節也。後人嗜慾無厭,縱飲謀醉,遂至形骸顛倒,禮法喪失,或以致病,或以搆禍,罔覺其非,儻隨平日酒量深淺,减節飲之,不使過量,又何亂性之有?且食肉違禁者,如牛之有功,犬之有義,鴈之有序,鯉鱔朝斗,此等之肉,又安忍食之?能推此心,戒而不食,則可以調和氣性,感格真靈,專務清虛而道業日新,玄功時著矣。凡所學者,宜自慎焉。 第九戒者,不得交遊非賢,居處雜穢,當慕勝己,棲集清虛。 第十戒者,不得輕忽言笑,舉動非真,當持重寡辭,以道德為務。 虛皇天尊初真十戒文竟 |